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水厂生物过滤除臭工艺及工程设计

时间:2017-10-31 10:33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评论(

生物滤池高度为2.5 m;滤池表面负荷为176.8m3/(m。.h);停留时间为50.9 s;填料高度为0.8m;生物滤池尺寸为18.0 m×11.0 m×2.5 m;风机Q=20 000 m3/h,H=2 kPa,N=15 kW,2台。

填料选择

生物滤池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填料,微生物在恶臭气体处理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的优劣,与所用填料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填料具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目前,废气生物处理的填料主要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填料主要有沙子、碳酸盐类、各种玻璃材料、沸石类、陶瓷、活性炭等,有机填料多为土壤、堆肥、碎木屑、树皮、树叶、聚丙烯小球、塑料环等。

若选择填料不合理,则不仅不能达到既定的使用目标,甚至可使整个生物处理过程失败,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选择填料有以下要求:①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及耐腐蚀性;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给微生物提供充分的附着及与污染气体接触的面积;③应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质,要有亲水性,便于微生物和水附着;④应具有足够的孔隙率供微生物生长,确保供氧充足;⑤无毒,化学性质稳定。

本工程选用聚丙烯鲍尔环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规格为ф25 mm×25 mm×1.2 mm,堆叠高度在800 mm左右。这种填料具有机械强度高、密度小、比表面积大(>175 m2/m3)、孔隙率高、透气性好、压力损失小、没有异味、耐腐蚀等优点,而且填料环上衰老的微生物膜易脱落,微生物更新速度快;填料环的内表面容易被液体润湿,保水性强,便于控制湿度和减少喷淋水的用量。

4其他设计

温度

生物滤池的操作温度为25~35℃(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35℃),一般而言,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温度每下降或升高10℃,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将降低或提高1~2倍,则其对恶臭物质的去除效率也将相应地降低或提高,为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生物滤床进行了保温,以保证滤床和微生物的热量不散发出去,同时对进气进行电加热升温,根据进气量,配备合适的电加热功率,以确保空气温度维持在10℃以上,保证微生物的良好生长。

湿度

水分不仅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成分,而且也是吸收废气进而被微生物利用的溶剂,因此要求臭气有一定的湿度。生物滤池湿度太低则水溶性恶臭物质难以及时进入液相,且填料易干燥,降低床内生物活性,既影响了整体除臭效率,又使得代谢产物不易排出滤池。但是生物滤池的湿度过高又会使得传质效率受到影响,且会导致气体穿过阻力增大,甚至还可能造成局部厌氧而影响除臭效率。本工程在生物滤池内设计有喷雾加湿区,使臭气进入生物氧化区前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完全满足生物滤池的需要。另外在生物滤床上方也增设散水装置,便于填料接种时将菌种均匀投加到填料上。

pH值

生物滤池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生物活性高,恶臭的去除效率也高。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含H2s气体时会产生酸性副产品(如H2SO。),则生物滤池内pH值会下降,滤池内微生物的活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恶臭物质的去除率。故在滤池内设置pH值控制器监控pH,通过生物滤池上方的散水装置添加碱液以调整pH值为6~8。

营养成分

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碳元素外,还需要氮、磷、钾和痕量元素。当恶臭气体不能提供足够的养分时还需要投加营养成分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设置在滤池上方的散水装置在滤池内营养成分不足时也可为滤池提供营养成分。为了使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达到最大化,营养物质的供应在种类与数量上应能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其具体的添加数量与频率可参考恶臭气体中的碳含量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试验表明,较高的营养水平可以使滤池快速启动,并能提高其在稳定阶段的去除能力。Gribbins和Loehr认为,只有当氮碳比≥0.01时生物滤池才能达到最佳的去除效果。

运行效果

该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除臭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现设备运转正常,在污水厂周边基本上闻不到臭味,对生物滤池排放气体进行了多次监测,H2S的浓度为0.04 mg/m3,NH3,浓度为1.0 mg/m3,厂区边界臭气浓度为10,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由于对滤池采用了保温措施,即使在冬季,H2S和NH3浓度也分别维持在0.05~0.06 mg/m3 和1.20~1.30 m∥m3,厂区边界臭气浓度<20,也同样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厂运行实践表明,生物除臭滤池具有去除率高、不存在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该工程为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当然,生物滤池法除臭也有其相应的缺点:占地面积大;对环境变化敏感;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操作复杂,运行管理要求高等。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除臭方法。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