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泥改性碳化及资源利用技术详解(附PPT)

时间:2017-06-13 11:04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作者: 劳余力

评论(

(详见PPT)这是我们的脂化工段,目前脂化炉大家可以想象,有点类似于堆肥改性沟的形式。跟它不太一样的地方大概有几点:第一我们改性沟热环境类似于地暖的形式,是我们从一次干化炉换热完以后的烟气给这个改性沟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热环境。第二整个系统我们有全自动的布料、放料和出料的。

五、核心技术

介绍一下我们整个工艺里面的5个核心技术:

污泥改性技术,刚才说了就是向污泥添加改性剂,将污泥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质转换为油脂,为后续的碳化过程提供能源。

改性剂有四个作用:第一可以提高污泥的产油。第二脂化放热,蒸发水分,降低含水率。在脂化放热的过程周,如果其他外界热量都不考虑的情况下,它自己的热量可以60-70度。污泥改性产油里比较可以达到10%左右。

(详见PPT)这是山东淄博皮革污泥进行一个冬季室外的破坏性实验,大家可以看到室外温度1度污泥可以达到53-56.5度,负4度的时候能达到43-47.9度,实打实在下雪的天气做了这个改性技术的实验。

干化炉技术,(详见PPT)刚才提到我们能把碳化过程中利用的能量都利用了。可以看到,我们的干化炉技术经过四代产品的优化,历经几年的时间,其实做碳化是非常辛苦的过程。

碳化炉的过程,刚才也说到是多套筒的结构,实现无氧缺氧的环境,并且是分级分段的处理。(详见PPT)

刚才也提到碳化炉为一次干化炉提供能量。我们的碳化炉走的最艰辛,前后历经了十代产品的优化,光生产型试验设备就做了十台,因为碳化炉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非常多。(详见PPT)

重金属还原及固化技术,我用一句话来介绍,就是通过重金属改性把重金属的高价态变成了低价态,或者说还原成单质,最后在没有还原的部分在碳化炉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还原,最后把进重金属固化在碳化颗粒当中。其他详见专利技术里面去看。

烟气合成技术,刚才提到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去除率在95%以上。

六、资源化利用

我们第一次提出烟气是可以资源化利用的,我们利用一个反应环境是催化剂和光电磁场的反应,最后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成肥料,这个肥料可以作为资源化的方向,也就是我们第一次提出烟气是可以资源化的。

碳化产物的资源化,我们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实验,这里我们既做了重金属成分分析,同样也做了重金属毒性溶出实验,也做了碘吸附值的试验,等等实验我们做完了以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市政污泥来说,土壤改良肯定没有问题,我们在烟台做的生产性实验,大概两年的时间,农民在种植大棚的时候都会把我们的颗粒拉过去做一个土壤改良,效果是非常好的。

建材不说了,刚才有同行说过了。 

低热质燃料,我们在做柠檬酸污泥或者是皮革污泥的情况下,最后出来的碳化颗粒回到企业的炉子里面进行燃烧,这个热值如果对优质的污泥来说热值是1500达卡,非常好。如果把烟气的产物和碳化颗粒产物结合在一块,相当于它对土壤改良里面既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又相当于土壤提供了一个肥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一个效果。

(详见PPT)这是我们生产性实验的效果图(详见PPT),我们做了很多生产性试验,有烟台的市政污泥、淄博的柠檬酸污泥、淄博皮革污泥、霸州混合污泥等等,对于我们整个工艺来说,我们认为40%-60%目前的市政污泥或者是工业污泥工艺的整体效果是非常好的。

七、投资及运营成本

经过我们那么多的生产性实验,我们认为这个工艺的投资相当于传统工艺的80%左右,运营成本为传统碳化工艺运营成本的60%-70%左右。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有机质含量能够达到50%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给自足。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合作伙伴:山东蓝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色合众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我们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生产性的示范项目,在山东淄博正在安装,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安装调试结束了,到时候欢迎在座的各位专家莅临淄博,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共同欢迎各位。大家如果需要相关的资料可以扫一下我们的微信号,都可以跟大家进行分享。非常感谢!

主持人 王涛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副总工 研究员级高工):非常感谢劳余力的介绍,这是又一家央企进入污泥处理处置的领域,和这么多跨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到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中来,相信也能给我们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发展动力。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编辑:洪翩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