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产业链模式:民企发展新趋势

时间:2017-05-23 11:0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谷林

评论(

“民企未来发展有三种模式:被招安、傍大款、自己干。”在前不久的中国环博会现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恒基”)副董事长兼设计集团总裁张祺先生接受中国水网专访时如是感慨。

微信图片_20170523104651.jpg

张祺先生(右)接受中国水网主编谷林(左)的专访

信任软肋下  民企三种发展模式

张祺介绍,近些年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比如生态文明的提出、水十条、黑臭河治理、海绵城市、特色小镇等,以及住建部提出的城市双修,这些政策都和水有关,反映了国家从宏观政策、顶层设计方面,对水环境、对生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这一系列的政策驱动下,行业正逐步向大尺度、系统考量和基于效果的综合考虑方向迈进。

在政策之外,综观市场,大量资本进入行业,主要以央企和国企主导,民企在其中多处于配角、发展较为不易,双方一起组成了当前和未来行业发展的基础。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多数民企都面临着‘不被信任’的危机。”张祺有些感慨并举例说,“比如政府寻找合作伙伴,多数更倾向于寻找央企或者国企,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最后真的出现问题了,在体制内也容易有个交代。这是当前民企发展最大的软肋。”

在资本层面,民企也很难和央企或国企等大佬相比拼。采访中,张祺笑谈,他个人认为未来民企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种是“被招安”,被央企、国企或外企收编;第二种是“傍大款”,民企可以和央企、国企合作,既可以是项目方面的业务合作,也可以是股权方面的资本合作;第三种就是“自己干”,依靠自己的优势和打法,独自奋斗。这样会比较辛苦,需要足够的坚持。

广开合作之门  实现全产业链服务

正和恒基成立于1997年,今年迎来20周年。经过这20年来的发展,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生态景观、水环境综合治理、园林园艺博览会、智慧型功能湿地、海绵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

回首这些年,正和恒基一直在积极践行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即“设计+建设+资本+运营”(DBFO)模式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张祺认为,这种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符合国家按效果付费的需求,乃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以自己带领的设计集团为例,张祺进一步阐述了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设计集团强调从产业规划到空间规划,到景观,再到滨水研究,再到市政建设等方方面面,旨在为后续的滨水方案提供基础。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公司始终强调系统的顶层设计,即强调水和陆地、水和城市、水和文化、水和经济等顶层设计和各元素之间的共生性。这是正和恒基多年来形成的产品设计方法和价值观,能够从工程、产品、运营等角度,保证项目效果。

近些年,正和恒基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在人才方面,公司特邀王浩院士作为独立董事,今年还收购了瑞典国际咨询公司的中国团队,组建了由外籍专家领衔的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在技术方面,公司与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3个国家级实验室进行合作。据张祺介绍,公司还将在瑞典、上海、广州和深圳成立办公室,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正和恒基也立足自身的优势,以积极的姿态,与一些央企、国企开展合作,比如与葛洲坝合作拿下了通州于永片区水环境项目,与首创股份、苏伊士等也有诸多合作。在金融资本方面,公司正与国开金融尝试股权和项目合作。

张祺称,正和恒基的对外合作,不限于人才、技术、产品、金融等,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达成双赢甚至多赢。对于合作者,张祺希望双方要有相互的文化认同,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互补,同时希望是一种战略性的长期合作,而不是资本投机。

未来,正和恒基希望通过合作,凭借全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全产业链的服务。

【附】正和恒基经典项目

(一)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于永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产品】

微信图片_20170523104700.jpg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于永片区鸟瞰效果图

项目位置:北京市通州区

项目面积:205平方公里

项目关键词: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景观

业务范围:PPP

建设范围:

北至凤港减河、港沟河(不含)

西南至通大界

东南至京冀、京津界

愿景定位:生态休闲的于永片区

技术创新:

多手段控污,杜绝污染物入河

海绵城市技术,助推环境修复

水系连通实现水安全和水生态

智能监控体系,应急保障设施

本次设计谨遵城市发展规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秉承通州区“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贯彻绿色低碳智能理念、丰富滨水开敞空间,协同实现通州区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

(二)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产品】

微信图片_20170523104705.jpg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