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包头供水事业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一代代包头供水人薪火相传,不忘初心,满怀豪情。
六十年耕耘,包头供水人收获希望;六十年奋斗,包头供水人成就梦想。
1956年,包头市给排水公司筹备处成立的那一刻起,包头供水事业就以铿锵步伐拉开了宏大的序幕。六十年来,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供水人的艰苦创业、奋发拼搏、无私奉献,包头市供水总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祖国正北方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水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水赞歌。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包头城市供水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发展壮大。如今,包头市供水总公司发展成为资产总额达11亿元,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91万立方米,日均供水量36万立方米,用户在装水表66万块,形成了以黄河水源为主,地下水源为辅,水库水为调节补充的城市公共供水系统,供水范围覆盖市五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供水企业。
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沧桑巨变。与建国初相比,售水量达1.08亿立方米增长了554倍,供水管网达到1620多千米增长了65倍,用水人口发展到180万人增长了45倍,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全国优秀水利企业”、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服务企业、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一笔笔浓墨重彩的描绘犹如神来之笔,这座因水而梦的城市愈发灵动、繁荣,这其中,无关炫耀,却关民生,更关发展。
传承篇•包头水脉 生生不息
包头城市供水始建于1939年日伪时期,在绥远省和平解放前夕,自来水系统日产水能力4200立方米,供水管道24条全长25千米,大口井2座,公共水站16处,年售水量仅18.6万立方米,用水户440户,用水人口不足4万人。
包头和平解放后,城市供水在经历了低速、波动、停滞后,步入了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1956年前,恢复和扩建了旧城区(东河区)的供水设施,扩建了留宝窑子水源,增设了供水管网和公共水站,扩大了供水范围。五十年代后期,随着新市区的兴起,青山、昆区的工业供水系统和居民生活给水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基本满足了新区北郊工业用水和青昆两区30万人口的生活需要。1956年3月包头市给排水公司筹备处的成立,标志着包头城市供水事业步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76年以包钢黄河水源地为水源的日净化能力为13万立方米的黄河净水厂建成投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头供水事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83年磴口净水厂建成,1990年阿尔丁净水厂投入使用,因为没有新水源弥补供水缺口,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直到1999年9月,日供水30万立方米的画匠营子总水源一期工程试车通水成功,包头彻底告别了供水短缺的历史。
2002年3月,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公司机构改革及供水规模和企业实际,包头市自来水公司更名为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2003年10月,包头市供水总公司作为供水行业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前沿参与者,顺利通过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这标志着包头供水的管理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2004年,包头突然遭遇“6·29”黄河水污染事件。包头市供水总公司成功地应对了这次污染事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城市用水需求,保证了城市居民的水质安全。
200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包头供水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开、制配分离”的思路,将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黄河水源总厂进行了转让;2006年又将总公司所属4个净水厂全部进行了转让,资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至此,制水环节与自来水供应、销售、服务和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完全脱离,成为两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这是总公司发展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长期以来形成的供水企业经营方式、管理体制都面临重大调整。
从风雨飘摇的日伪时期到新世纪开端,从24条全长25公里的供水管道到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回眸包头供水的生命曲线,是一条不乏风雨、遍布坎坷,又充满传奇的螺旋上升曲线。
亮点篇•智慧水务 科学发展
全球互联互通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2012年,在供水企业迎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互交融和接轨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面前,包头市供水总公司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探索与国际供水企业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成功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城西水务公司建立了长期技术与管理交流合作关系、成为国际水协会会员单位,国际供水交流合作正成为展示包头供水提升管理和服务的一张新名片。
科学技术始终是推动供水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互联网+”的汹涌浪潮,包头市供水总公司紧紧围绕“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的经营宗旨,开展服务创新、拓展服务范围、强化服务特色。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增加科学技术对经营管理和安全供水的贡献率。总公司先后建成了供水调度、营销收费、服务热线、办公自动化四大系统,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实体工业生产与虚拟数字世界“无缝对接”的时代。
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实现了供水调度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实时型的转变,为确保城市的安全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销收费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包头供水通过打造 “十分钟用水生活圈”,“网上交费”成为方便市民的重要途径。
供水服务热线系统形成了“一个平台统一受理、一个声音统一对外、一个号码统一服务”的模式,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办公自动化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简化了办公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极大得方便了总公司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服务无小事,点滴润民心”这一掷地有声的承诺,成为包头供水人的行动准则。包头市供水总公司坚持开展“客户服务行动计划”,他们发挥供水服务专业特长,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广场”计划、大用户服务计划、重点项目服务计划把供水服务向大用户和大项目延伸,为大用户制定用水保障措施、为大项目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在客户服务细节上下功夫,在客户服务难点上做文章,增进同客户的交流与沟通,让更多的老百姓和用水户从中受益,使包头供水“润”品牌形象深深扎根进了客户的心里。
在北梁棚改项目中,包头市供水总公司以“规划到位”、“建设到位”、“服务到位”为抓手,实现了北梁棚改项目与供水服务的有效衔接。包头供水的“水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用滴水穿石的坚持与勤奋,从用水户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出发,打通了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为北梁棚户区居民守护住了那条时刻不能离开的供水“生命线”。
2014年夏天,包头市供水总公司意外收获了一份大奖——《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包头城市供水服务满意度位列第14位,走在了全国前列。这对于包头供水人而言,既是鼓励,更是新世纪、新时代下,对他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一种嘉奖。
如果说总公司以“政府放心、用户满意”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创新发展中显示了自己的作为、价值和贡献,那么,它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让“主人翁”们真正成为企业主人!
多年来,总公司两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总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激发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活力,提升了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展望篇•跨越赶超 造福民生
60年,集聚了几代包头供水人的智慧与汗水,站在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包头供水还要走的更长、望的更远。六十年,是一个轮回,亦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十三五”奋进的鼓点,包头供水人满载着收获的六十年站在了新的历史高点。
随着包头市城市建设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扩容提质”和“东移南拓”成为包头城市发展的一大战略。这不仅仅是包头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也是包头市供水总公司积极开拓供水市场,努力扩大供水规模,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十三五”期间,包头市供水总公司将紧紧抓住这一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扩容改造,减少供水盲区和管网“瓶颈”现象,增强城市的输配水能力,力争使建城区供水管网全覆盖,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过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城市供水管网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方便快捷的公共供水服务,努力提高供水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打造高品质的“包头供水”品牌。
总有一个时间节点,唤醒久远的记忆与沉睡的情感,让人们在历史的坐标里仰望天空、砥砺精神;总有一些记忆,诉说着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出发;总有一种信念,延续血脉,催人奋进。
水润民生,水美城郭,水添生机。从手抬肩扛、人挖马驮到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一代代包头供水人经历了开拓的艰辛、默默的坚守、改革的阵痛、挑战的果敢以及收获的喜悦。如果说包头的“水”正以灵动的姿态,为包头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扬帆远航的征程中谱写出了一曲人水和谐的美妙乐章,那么未来,这章乐曲将越奏越清朗,越奏越激昂。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郭雪功 杨立华)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