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投入超百亿,川、浙农村污水治理经验谈

时间:2016-05-27 13:3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近几年,农村水环境治理越来越火热,很多环保企业开始大规模布局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国家层面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让农村水环境问题被正视。水十条等政策的出台,对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全国多个省市逐步开启了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很多省市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2016环境施治论坛现场,来自浙江省环保厅科技处的高级工程师胡智锋、四川省绵竹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王强分别分享了浙江、四川的农村污水处理经验和成果。

胡智锋:农村污水治理的六点做法和四点建议

浙江省环保厅科技处高级工程师胡智锋主要针对浙江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摸索过程,进行了分享和介绍。

胡智锋.jpg

图为:浙江省环保厅科技处高级工程师胡智锋

“五水共治”打响农村污水治理之战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从五水共治来起步的。今年4月20到21日,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出席了在浙江省浦江县举行的全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他评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决心大,干劲足,措施实。”

五水共治.png

以“深化改革,促进转型,推动升级”为背景,浙江吹响了“五水共治”集结号,通过五水共治的手段推动各方面建设。具体来说,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其中,特别提出来“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提出五水共治这一概念,是为了解决在环境整治方面的一些问题,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浙江省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突破口和基础性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相应的文件,从2014年起,用3到4年的时间,在全省开展82个(县)市区2127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513.5万户,使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得到全面的落实。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近些年才开始重视,而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提出将其推向高潮。

大手笔投入,超预期完成任务

根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基本上是超预期完成。2014年计划,治理建制村数6120个,受益农户150万户,当前实际完成情况是,建设治理终端数约4.7万只,受益农户194.78万户,受益农户完成率达到130%,2015年依然是超额完成任务。

截止2015年浙江省农村污水处理的完成情况.png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该是环保产业政策支持的领域。资金保障问题很关键,浙江2014年投入172亿,2015年是183亿,差不多一共有400亿左右,当初提出了要投入一千亿左右,这对环保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蓝海。

习主席提出来要建设美丽中国。应该说浙江走在了前面,通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尤其是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后,全省农村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一个个“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农村新社区。如安吉和桐庐等地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安吉经过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被列入全国美丽中国先行示范。

浙江省农村污水治理的六点做法

浙江农村污水治理的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环保部等部委的认可。胡智锋介绍了浙江省农村污水治理在推进中的几点主要措施和做法: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省、市、县“五水共治”办公室,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担任治水办主任,抽调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第二、细化任务部署。出台《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关于印发浙江省治污水实施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部署“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要求各地细化深入,出台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挂出路线图、作战图、时间表、任务表。

第三、完善技术标准和配套制度体系保障。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标准还较欠缺,非常有限。浙江省相继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意见》、《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关于印发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制度建设文件,进一步完善制度配套,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上,先后出台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33/T 868-2012)、《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施工参照要点(试行)》、《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用技术手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973-2015)。从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标准,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等多方面初步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具体做法中的技术标准发布文件.png

第四、加强公众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以前,浙江省连片整治过程中,施工企业到农村,很多人是不配合的,很难进行。为了更好的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舆论引导十分关键。

浙江省通过浙江卫视“五水共治”专题节目,以及各地报纸、电视、政府门户网站和微信、微博等载体,广泛宣传治水工作,鼓劲造势,形成强大舆论攻势,形成公众支持治水、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出台了《关于开展全省“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坚持公众志愿参与和专家技术指导相结合,发展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还成立了由216名专家组成的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服务团,组织治水专家到基层挂职服务。

第五、落实资金支持。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各自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筹措落实资金,保证兵马在动,粮草跟进。深入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力。省级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

在开始启动的时候省委省政府也鼓励各级党员干部踊跃捐款,通过一些企业和政府资金筹措来解决这些问题,两年投入已经近400亿。

第六、加强督查考核。制订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 设置大禹鼎,对治水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县进行表彰。通过明查暗访,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倒逼。同时,通过广泛设立举报热线、信箱、媒体曝光专栏(今日聚焦)等,加强监督。

农村污水治理的四点建议

以上是浙江省农村污水治理的一些经验分享,针对目前农村污水治理的基本情况,胡智锋也谈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要重视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衔接。在具体项目设计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应参与其中,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规划的意图,使各县市的污水治理道路沿着规划的目标,有计划的进行。

第二,要综合考虑处理工艺选择 。目前浙江全省在采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常用包括,生物滤床、厌氧+人工湿地、太阳能微动力、A2/O工艺、一体化设备、净化槽等,细数的话不下几十种。如何从门类繁多的处理技术工艺中选择一种适宜本地区的技术工艺,是决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否取得实效与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过程中,现在水量这么小,流量计量现在都用电子流量计,是有误差的。工艺选择时,要因村因地制宜。工艺选择时要考虑本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运行管理能力、地型地貌等因素。因村因地制宜,通过优劣对比,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模式进行有计划的部署实施。选择不当,将会使污水处理设施成“摆设工程、晒太阳工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几种技术.png

希望在座各位同仁,能够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助推环境质量改善,没有产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改善是句空话。

第三,要建立健全设施建设控制质量体系。部分县(市、区)因缺乏经验、盲目推进进度、施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点建立健全设施.png

应建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从规划、设计、现场施工到工程验收等各环节都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规范操作,把控质量。要做到多元参与,多级监管。

建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质量.png

第四、要同步考虑运维管理与设施建设 。目前污水处理已处于中后期,许多设施都已建成并出水运行,但运维管理仍未及时跟上,造成少部分设施运行已出现状况。

为确保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项目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立事,应建立与严格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和体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效用”。

很多行业提出机器换人,在环保行业也要机器换人的概念。有了机器,才能做好全天候的管家。浙江也做了一些时间,有的地区设置了管家系统,通过一些程序的编制,科技的手段,能够实时了解设施的运行状况。

希望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大家要更多的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是一片蓝海。

附现场提问:

嘉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刘淑杰(音译),我在2010年和2012年了解过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整治工作,做了一些地方的调研,发现有很多后续的建设过程可能有建设,但后期没有人管。浙江建立这么多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目前运行状况是什么样的,现在正常运转的比例有多少?

胡智锋:跟公众支持、政府重视是相关的。政府重视不够,监管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让群众真正的感受我做的事情是好的,通过政府和农户两个层面解决建设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一些地方都通过社会化第三方招标的方法,引进一些比较好的公司保障运维,我觉得正常运行百分比是非常高的。

嘉宾:后期运行你讲了有自己的运维公司,有建好就直接运维的,资金的来源是什么?

胡智锋:我们在给省政府的一个关于运维的调研报告中,特别提到一定要纳入到县级财政运算管理中,这届领导重视,可能下一届领导不重视,我们要通过制度的保障,一定要从县级财政中列出一个专门的预算项目,能够保证5年以后、10年以后,只要预算在,肯定会有钱。

王强:PASG技术在绵竹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实践

四川省绵竹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王强着重分享了四川省绵竹市农村生活污水推广,以及与中天蓝瑞公司合作PASG技术和实施的过程。

130081883.jpg

图为:四川省绵竹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王强

5·12后,挑战激发的动力

要追溯绵竹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历程,可能要追溯到5·12大地震, 5·12大地震中绵竹是重灾区,距离汶川只有40公里。地震之后,绵竹20多个乡镇,90%都毁了,受到的损害是非常大的。但是经过江苏全省援建,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建筑与市政的规划力量和有力的资金支持。绵竹开展了高效的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因为绵竹地处川西平原,经过筹建以后全部进行了集中居住。在这种情况下,面源污染特别是生活污水的解决面临很大难题,老百姓的诉求非常高,房子盖好了,生活好了,但是周边环境却差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开始探索一种农村污染新的模式。

绵竹市在2008年大地震之前,县、镇及乡村的污水处理还是空白。2008年到2009年震后陆续兴建了首批污水处理厂站5个,总处理水量为15000吨/日,总投资金额为5300万元。起初,绵竹市农村污水处理也走过一些弯路,想走高大上的路线,设计日处理量大概10000吨,由于水量不足等原因,建了以后基本没有运行过,或者运行不充分。在此过程中,绵竹市政府尝试了多种技术,从一些传统处理工艺到当时比较先进的膜技术,通过建设和试运营的过程进行比选。这一批项目的普遍问题是造价较贵,运营的人力维护、能源消耗、维修保养成本都较高、难以做到经济运营,显然无法达到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营要求。

2009年,一种以PASG技术为核心的全地理、模块化的分散式乡镇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经四川省环保局的推荐,进入了绵竹市政府的视野,经过多途径对接和深入了解、现场工艺考察和数据分析,绵竹市决定采用PASG的解决方案建造3个乡镇污水的试点项目,水量总规模为2370吨/日。

首个PASG试点项目的建设

一个项目的落地,当地领导的重视很重要。当时中天蓝瑞公司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现场实地考察、技术交流等,最后在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在分析报告中,明确污水处理厂建好之后可以做到减排多少,这样很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遵道污水处理厂.png

图为:遵道污水处理厂

遵道镇项目,是首个PASG试点项目,投资总额324.3万元。项目在出水达标、建造成本、建设周期、占地面积、运营成本和运行稳定性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项目建成后的园艺化设计、无噪声、无气味等真实的环境效果,引起了当地和周边政府及环保人士的注意。由于该项目的成功,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对PASG技术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经和在建PASG工艺乡镇污水处理厂有6个,占整个全县乡镇污水厂总数的70%。在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水处理也要做好景观,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做遵道污水处理厂的时候,做了两个项目,老百姓反对,前期花了很多钱,后来还是要被迫撤到很偏远的农田里。遵道项目的建设,当时与百姓对话很多次,给百姓讲解,带他们到现场参观,最后百姓同意了这个项目的建设。所以在之后的推广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位一体的听政,项目的建设,老百姓参与很重要。开了听证会以后,老百姓普遍开始接受,只要把景观造好了,老百姓非常喜欢。

广济污水处理厂.png

图为:绵竹市广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650吨,占地3亩,已经运行了一年多

绵竹市PASG项目实施经验有四点经验总结

一、项目解决方案的技术含量:能确保在水量水质变化的情况下稳定达标,少后期维护。

二、项目解决方案的经济性:投资预算零占地或少占地,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有利于无水资源的利用。

三、项目解决方案的环境影响:不造成污染搬家、不产生噪声、废气、尾泥,与环境兼容或美化环境。

四、项目解决方案的系统实施:统一规划,分批实施,集中管理,全面覆盖。

PASG解决方案能成为绵竹的首选,首先是由于技术含量,14项专利,有稳定的达标保证(达到一级A)。其次是经济性,节省管网投资,不占地表,建设周期3-6个月,运营费用低,可就近回用。再有其环境影响小、系统实施性强。

未来打开PPP平台上城乡一体化的大水务局面

制约整个镇乡污水处理的瓶颈,一个是资金,一个是管网。我们之所以能够大量的推广,在于当时重建过程中,江苏帮助做了很多雨污分流的设施,我们有平台大规模推广镇乡污水处理。目前已经新建13座PASG镇乡污水处理厂,还有相关的一些设备配套的设施,大概整个投资会达到2个亿。绵竹市政府与中天蓝瑞正在探索共同在PPP平台上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大水务局面。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