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在临安感受“污泥去哪儿” ——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治理考察记

时间:2016-03-28 13:5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肖琼

评论(

临安是长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绿色明珠,地处太湖和钱塘江水系的源头,因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自古便是宜居之地。临安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等称号。

走进曾获得“全国十佳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称号的临安城市污水处理厂,感受到的是葱葱绿绿,生机盎然,厂子更像一座大型植物园。该厂位于太湖流域苕溪水系、青山水库消落区内,承担着6万吨/日临安市城市尾水处理任务,处理尾水直接排入青山水库,经东苕溪流入太湖,是浙江省重要的保障饮用水安全工程。一座数万吨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给我们的印象是:运输污泥的车辆来来往往,可是在该厂却没有看到运泥车的忙碌身影,污泥产量一个月的运输次数也屈指可数。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得知:同等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需要产含水率90%污泥大概80-100吨,可是在临安厂每月仅产含水率60%污泥约30吨!那么这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去哪儿了呢?细细探究得知这全归功于应用了中环金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SPRAS污泥过程减量化技术工艺。

SPRAS英文全称“Sludge Process Reduction Activated Sludge”,直译为“活性污泥减量化”,是中环金锣公司结合金锣集团其生产基地数座污水处理厂实践探索而自主研发的专利成果,在污泥减量化应用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原理是:主要通过工艺参数调整和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调控实现污泥减量,无需投加任何外源性污泥减量制剂并通过工艺革新形成的污泥过程减量化技术。

采访中环金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海先生得知,SPRAS工艺最早追溯于2002年在金锣集团大庆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大豆蛋白废水处理工艺改造过程中发现了其污泥减量的可能性;自2005年在临沭县牛腿沟污水处理厂(20000立方米/天)试验工程的成功应用,经过不断技术创新,先后已经取得了十几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减量化应用业绩。

在环保产业的“新常态”下, 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其中《水十条》明确了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随着政策利好和高成长性因素驱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有望突破瓶颈期,驶入快车道。金锣集团十分重视牢记环保理念,在其自身生产管理过程重视环保的前提下,战略布局环保水处理行业,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集团环保事业部,2005年创建了临沂进民水务有限公司,2015年由集团和由环保部下属的唯一企业集团“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南地区搭建的直属环保产业投融资平台中环(重庆)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了致力于集技术开发、水务工程总承包和水务项目投资运营为一体的新型环保水务公司——中环金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SPRAS工艺是中环金锣亮出的第一件利器,本着“诚信、责任、高效、创新”经营理念的中环金锣,目前已经拥有核心专利工艺以及专业的技术团队,历经了国内外大量工程的设计、建设、运维,并在集团雄厚资金实力的帮助下,可胜任各类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及对市场操作的投资、运维。采访过程我们得知,经过其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实践,SPRAS工艺已经与一体化反应槽完美的结合,成功打造了高标准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成套装置,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收集不方便、没有接入或者无法接入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各类生活污水排放场所,比如村镇、写字楼、偏远地区的旅游景点等。该成套设备装置运行费用极低,无需维护,不需添加任何药剂,出水水质可达再生水回用标准,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远销沙特和马来西亚,非洲市场也在顺利的洽谈中。

针对业内质疑: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日常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怎么可能不产生污泥?李文海总经理特别解释到,应用SPRAS工艺不是不产生污泥,而是产生极少量的污泥,大量的有机污泥在SPRAS工艺池里被消耗掉。针对于各地慕名来访的业主们,中环金锣又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你出场地,我来把污泥减量”的新商业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院内开辟出一块空地建一座SPRAS工艺池,将初进水接入该工艺池,然后经过池里的回流系统形成良好硝化、反硝化条件,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前期投资建设资金和减少的当地污泥处置费形成补偿机制,在指定的期限通过合同化管理来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极大地减少。

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自身做好环保的前提下而勇于去实践创新,通过创新形成友好的环境治理技术再去奉献社会,其企业公民责任值得去尊敬和赞扬。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