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创新机制从“人”出发 宜兴环科园探路“大制造” 迈向“大服务”

时间:2015-11-25 10:10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作者:史春扬

评论(

9 月14 日,初秋,南方的天气较往年偏凉,不过,位于宜兴环科园绿园路501 号的环保科技大厦里,工作的氛围依然如夏日般火热。早上8 时,原本约好一个小时后碰头的秦绍清通知笔者说,作为宜兴环科园科技发展局局长的他,要参加园区一把手朱旭峰常委召开的碰头会,采访只得晚个把小时。

直到10 时半,秦绍清才从环保科技大厦的3 楼会议室匆匆回到位于2楼的办公室。喝了口茶,喘了口气,秦绍清告诉笔者:10 月份园区要到新加坡举办中新水处理创新园项目汇报会、11 月份要到泰国举办新技术推介会……日程比较紧,要准备的工作很多,所以近期环科园的决策层经常碰头议事,期间各种点子和思路集聚,会议时间延长是家常便饭。

“近年来,宜兴环保产业国际化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新技术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已经成为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 秦绍清说,只有走出去才能及时了解国际环保界的最新动态,市场最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技术经得起考验,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环科园决策层意识到,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并不是什么秘密,一是靠技术,二是靠人才。环科园作为国家级环保园区,自然肩负国家级环保使命。从长远来看,环保企业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尤为重要的是,机制上是否有所创新。

构建一个“协同创新体系”

眼下的宜兴环保产业有着近四十年的产业积淀,不缺创新要素,缺的是管理,短板在人才。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家们普遍感觉到,在一个县级城市,找一些能看得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金融人才或者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即使薪酬一再再加也招聘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近年来,园区在人才引进上不遗余力。“发现人才、服务人才、支持人才、培养人才还得集聚人才。” 秦绍清说,这是环科园科技人才工作的立足点。为了给环保事业集聚一批人才,园区建设了从科技孵化园、国际环保展示中心、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公寓到大学科技园等六大载体,全方位服务人才。筑好巢还得引凤。眼下,宜兴环科园正在举办的“2015 黑马大赛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在5 个月时间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数百个创新创业团队。大赛是园区正在实施的“682”创业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创型企业扶育体系,引进培育80 个由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领衔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 家包括大学生创业在内的大众创业项目。以此促进环保产业的新鲜血液与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充分融合,激发环保创业热情,为产业持续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宜兴环科园已经在环保界形成一个巨大的创新磁场,吸引着科技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清华大学宜兴环保新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先后落户,截至目前环科园已引进十多位“两院”院士,组建了两百多人的技术研发、孵化和服务团队。为了避免这些平台载体同质化,环科园注重差异化策略,从废水处理、给排水、污泥等不同的方向引进科研力量。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基础上,宜兴环科园正在瞄准“大环保”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宜环境医院、宜兴环保联合大学等“一所一院一校”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级。

对内整合资源的同时,宜兴环科园积极响应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在巩固已经建立的8 个国际环保技术转移对接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接成果转化率。近期还新引进5 家以上境外知名环保技术研究机构、12 家清洁技术对接中心,提升国际技术的集聚度。日前,江苏菲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菲力已经和一家韩国知名环保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目前正在国内筹备建设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带动,逐步扩大合作范围。笔者了解到,这一合作主要得益于园区的国际技术转移对接中心。前不久,宜兴环科园组织38 家环保企业参加韩国第七届世界水博览会,和世界500 强企业——斗山重工、浦项制铁、LG 集团等韩国环保企业,大邱市政府、光明市政府,韩中贸易协会、21 世纪韩中交流协会等机构组织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对接,菲力正是在对接交流中寻觅到战略合作伙伴。在交流会中,除了菲力环保,凌志环保和UNION 合作开展的海外总包工程项目、新纪元环保和(株)文昌的特种水箱加工项目、明轩环保和皇家精工的离心脱水机代理项目、诺庞环保和东信的特种曝气器合作项目、宜兴环境学院和启明大学的环保人才合作等一批成熟项目和技术合作进行了集中签约。借助国际技术转移对接中心,目前,宜兴环保企业在泰国、柬埔寨等“一带一路”节点国家也建成了一批环保示范项目。

围绕科技人才与技术展开服务,环科园旗下“国字号”平台环保产业集团作为推动环保产业转型的“尖兵”,成功开展了国际水务并购、国内市场拓展,并和工商银行、中植资本等实现战略合作,为中小环保企业的科技发展提供金融助推。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优质资源正在环科园形成一种高效的融合之势。

支撑环境医院“开枝散叶”

发展中国家环保产业市场巨大,商机无限。但是做环保光有技术、光有产品,光靠一个环保集团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它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产业的积淀,要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动作高效的环保生产配套体系与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很显然,宜兴环科园想做的环保产业,是从“大制造”走向“大服务”。而“协同创新体系”正是“大服务”的核心支撑。环保产业从起步至今,已孵化培育环保企业1700 多家,产品涉及水、声、气、固、仪及配套产品六大类、200 多个系列、3000 多个品种,形成了以环保工程总承包为龙头、以环保设备制造为重点、以原辅材料及零部件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水处理装备自我配套率98%,水处理行业占全国市场份额40% 以上。2014 年,宜兴环科园环保产业技工贸收入超过600 亿元,是全国环保企业最集中、产品最齐全、技术最密集、产出规模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深厚的产业基础,为环科园探索促使环保技术与服务方式的转变、推进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

除此之外,近年来,宜兴环科园在明确环保产业“做大、做尖、做高、做精”的基础上,确立环保产业的“五大转型”要求,即:产业门类上,从单一的水处理为主,向气声固仪和资源利用全面转型;产品功能提供上,由单一的装备制造,向系统集成和成套化设备转型;污染治理流程上,由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治理和控制转型;市场拓展上,由产销型为主,向产销型和技术型同步转型;业态进展上,由环保制造业为主,向环保制造和环保服务业并举转型。在“协同创新体系”的支撑之下,真正具备了“国家级”的科研实力以后,宜兴环科园按照搭建高端平台、促进高位发展的思路,积极整合资源,全力打造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环境医院”。在这一开放合作的高端平台上,支持企业努力开拓专业市场和总包市场,推动宜兴环保产业做强做大,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大服务”理念的引导下,环科园积极通过示范项目将“环境医院”的理念进一步实践。日前,宜兴环科园已经和韩国大邱市政府、大邱环境公团达成合作意向,建设宜兴韩国环保产业园,成立中韩环保产业集团这一重大平台,注册资金10 亿元,包括成立“环境医院”韩国专科分院等重要平台载体。接下来,环科园还将继续通过一批示范项目将“环境医院”推而广之,引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


编辑:曲宏斌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