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威立雅总裁:中国有望成为未来世界的科研基地

时间:2013-12-06 16:2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20年前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应当“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中国科研或许已经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科技进步,中国将彻底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力争成为全球的科研中心。

中国是否将成为未来全球的主要科研基地?近日,威立雅环境集团总裁安东尼•佛莱罗先生在巴黎召开的中法科研与创新研讨会上接受了媒体专访,阐述了中国的科研发展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威立雅环境集团总裁安东尼•佛莱罗先生

记者:作为全球环境服务的领导者,您能否根据威立雅环境集团的发展经历,判断中国是否可能成为未来全球的主要科研基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将给世界带来哪些改变?

安东尼•佛莱罗:中国在世界科学和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在科研方面的发展速度被大大的低估了。

我们应当注意到几个事实:第一,中国科学出版物的数量以及科研项目风险投资数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根据《自然》杂志的统计,中国科学发展的速度还要高于其经济发展的速度;第二,中国专利申请数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新申请专利数160万个,超过美国的50万个。如果只计算其中的发明专利,中国大约1/3的专利属于此类别,即526,000个,也比美国多出了2万个。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大胆的目标:2015年新增专利数达到200万个。可以预见,这个目标将会超额完成。专利数的激增预示了中国未来在科研领域的领军地位;第三,预算方面,中国在研究与发展上的投入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第四,中国的科研人员数量占全球科研人员总数的将近20%,多于整个欧盟的科研人员数(130万)。虽然按照在全国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计算,中国的科研人员比例仍然很低——每1000个就业人口中只有大约2个科研人员,而美国有9个,法国有8个。但是中国政府希望截止到2020年能够达到每1000个就业人口中平均有4.3个科研人员。

结合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判断,中国已经完成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 转变,现在正在经历从“在中国创造”向“中国自主创造”的过渡。

一直以来,中国被视作世界的工厂,然而她正在开启一个新的发展篇章,逐渐转变成世界的实验室。为实现这个转变,中国重新配置产业价值链,从产品制造过渡到产品设计,海尔、中兴通讯、华为和工商银行的成功案例证实了这一演变。中国正重新拾起创新的火把,在多个领域横空出世,引领变革,成为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看到,中国在绿色经济上的投资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绿色技术的领导者;同时,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也位居首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强于美国,太阳能、风能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获得高品质的生活,中国正努力寻找一种更绿色更清洁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环境问题诸如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能源节约等,得到了高度关注。

我们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来看看中国吧!新的城镇化模式将产生在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新建城市最多的国家。到2020年,又将有200个“新型城市”崛起。“新型城市”从规划设计开始就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天津市和日照市生态城就是典型例子,最终目标是成为零碳排放城市。另外,中法正在合作建设的武汉生态城,威立雅也很荣幸地参与其中。

记者:您认为,哪些原因成就了中国科研方面的巨大成功?

安东尼•佛莱罗: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便利)、大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中国客户总是要求我们带来最先进的技术,不论是哪个领域,他们都希望直接达到国际最高标准。他们对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最新的、大规模应用的、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这些客户的严格要求迫使我们不断地完善服务和不断地创新。

不仅如此,我们的客户还要求部分技术研发本土化,并推广到其他国家。这与我们集团的发展战略十分吻合:我们希望保持创新能力,不仅是我们本身,而且与我们的客户一起推动创新。我们的项目不仅看中了中国市场,更把中国作为研发和展示21世纪专有技术的理想之地。

中国与国外合作商签订长期合同的战略是正确的:50年的浦东供水服务,40年的香港废物管理,25年的佳木斯供暖网络,这些长期的合作增强了彼此的信任,为创新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敢于并愿意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新的技术。

中国的科技人才济济。举一个例子,我们在上海世博会上使用的实时水质跟踪系统就是由4位年轻的中国工程师设计的,这个系统被应用于伦敦奥运会上,巴黎大区水利工会的供水管网(全欧洲最大)也正使用该系统。在绵延数千米的管网中实时追踪水质一直作为全球水务行业的技术攻坚之一,却在中国首发试验并一举成功。


_baidu_page_break_tag_

记者:中法已在众多领域开展了科研合作,您觉得这种创新力对未来双边合作将带来哪些影响?

安东尼•佛莱罗:能源是中法合作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绿色经济必定是一个完全创新的经济。面对绿色经济这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和智能电网方面,中法的合作将会取得累累硕果。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10亿平方米的低能耗建筑将拔地而起。这个庞大的计划将会为中国节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6%的单位能源消耗和17%的碳排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能源公司达尔凯与施耐德电气达成技术共享协议,参与中国能效市场的发展。另外,中国在大力提升混合能源技术。为加强能源安全性和自主性,中国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旨在建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

中法科研合作的另一重点是如何应对二十一世纪的资源匮乏。

我们的解决方法是选用替代资源和利用尖端技术,比如在香港、九江和佛山的项目,从回收生活废弃物中提取出可利用的原材料,避免了对有限自然资源的过分汲取。以及充分发掘水的重复利用价值,为工业、农业和家庭提供循环水。作为污水处理方面的世界领军者,威立雅负责深圳和中石化燕山项目的部分废水处理。此外,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也是中法研发合作的重要领域。

一个类似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福特T型车的革命可能将在中国发生:电能动力车作为普遍而实用的工具走入寻常百姓之家。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在其大城市强制使用电能动力车的国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锂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一同设计了锂电池回收再利用解决方案,该方法可将回收用过的锂电池,生产出可直接用于生产的工业级高纯度锂。

为了深化合作,威立雅与清华大学于2009年共同成立了先进环境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清威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中国亟需的、适用的技术,并成为环境管理方面的亚洲典范中心。同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培养并为集团输送了一大批双语甚至三语的优秀科研/技术人员。我们在十几个领域共同合作,包括水务方面(主要集中在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放射性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系统,降低管网漏失率等),废物回收再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智能城市(特别是城市模型设计和“智能电表”项目)和清华园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有6名教授和将近50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记者:尽管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如果想成为“世界的科研基地”,您觉得中国在研发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安东尼•佛莱罗:中国是世界上学生最多的国家(2500万,而美国为1700万),但中国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不足,教学方式需要改革。这是由于教育体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脱节造成的。

相比于基础研究,中国更注重工业研究。长远来看,这两个方面需要进行更好的资源分配。 

从外国留学生归国率来看,中国在就业吸引力方面现在仍不如西方国家。近年来,很多外国留学生都选择在美国或者欧洲就业。不过,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繁荣的中国吸引和保留优秀科研和创新人才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直被重复提起的问题,在本次中法科研与创新研讨会上也做了专门的讨论。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总而言之,中国正在以新旧结合的发展方式来创造世界的明天,并坚持其特有的改革模式,势不可挡地向着“世界的实验室”发展。但是,只有创新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如果不能保证技术使用的专业性与正确性,再完美的技术也无法发挥其效用。最伟大的创新诞生于合作之中,因此,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增强中法双方合作的信心,促进两国政府间和企业间的合作。

编辑:贡玮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