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暴雨过后 寻找下水道的记忆

时间:2012-07-30 17:20

来源:中国水网综合

作者:成杨

评论(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年一到雨季,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这句名言就会跳上各大媒体的版面。“逢雨必涝”几乎和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无意”中已年年呈现在华夏大地,北京、广州、南昌、杭州、武汉、长沙、济南……一系列的大中城市在面临暴雨时都上演了“城市看海”的尴尬局面。一时之间,国内城市纷纷“内”急,调侃之余,公众对地下排水系统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巴黎、纽约、柏林、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下水道”就成了又一个热点话题,中国水网纵览各大城市的排水经验,探寻各家之长,看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

巴黎:全力构筑“城市良心”

“2350公里”,这是北京到深圳的距离,也是巴黎下水道的长度,这2350公里的地下长龙历时一百多年、由多届巴黎政府共同打造,摆脱“臭都”的恶名,巴黎走过了漫长而痛苦的历程。

目前,巴黎下水道的深度从5米到50米不等,管网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基本上都是石头或砖混结构,十分坚固,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赃物,干净程度可媲美巴黎街道,从1867年起开始接受参观,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可供参观的地下给排水系统。下水道高度在2米以上,可供人直立行走,其宽敞程度也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这样的宽度在地面上可以并行2辆汽车,在地下可以划船。同时下水道中标出了和地面上一样的街名和门牌号码,因方位准确,很多掉入下水道的物品都可找回,据悉每年成功找到失物的几率高达80%。

纽约:加大投入 打造地下宫殿

纽约的下水道位于地下30英尺至20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地方,总长10600公里,兴建于1849年。纽约也堪称最早建造下水道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纽约市的下水道也承受着日益严重的压力,每遇大雨,由于水流太急,下水管道就会溢水,淹没污水处理站,迫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甚至污水有时还会漫出地面。

在过去的30年,纽约市政府花费约350亿美元治理城市水问题,今年3月,纽约市政府宣布将投入20多亿美元,开发新的环境技术,阻止污水流入河中。纽约确定在未来3年内投资1.87亿美元,以及预计在未来18年内投入24亿美元,用以安装绿色设施,包括多孔渗水的人行道和能够截留雨水的绿色屋顶。

柏林:规划中的“严谨范儿”

德国人素来重视城市规划,规划几乎覆盖了每一寸德国土地,严谨的德国式规划非常具有前瞻性,至少要考虑50年以上,一朝规划,百年受益。柏林排水系统也秉承这一原则,从1873年兴建第一条下水道开始到今天,在柏林900平方公里土地下排水管道已长达9500千米,相当于从柏林到北京的距离。

柏林百年来都未发生重大内涝,这与其雨污分离的排放系统密不可分。在柏林的地下管道中,1/4的下水管是污水雨水合流排放的,这些管道主要在市中心,以节省市中心不断紧张的地下空间。而另外3/4的下水道,则是雨水排涝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分开运行。雨水通过专门管道直接排入城市周边的河流和湖泊,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则通过废水管道到达排水站,再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东京:及时补救 “水患”不再

日本首都东京及其周边年平均降水量为1466.8毫米,几乎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一倍。不过丰沛的降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这座拥有13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的应对法宝就是“下水道+地下蓄水池”。在发展初期,东京也曾“先发展后治理”,注重地上而忽略地下,直至1992年才开始真正关注地下排水体系,到2006年整个地下工程完成后,东京“水患”已基本不再。

目前东京都23个区下水道总长度约1.58万公里,相当于往返东京与悉尼的距离。下水管道的直径从25厘米到8.5米,有的管道空间可以放进一个两层楼的别墅。在突降大雨时,如果下水道的水位急剧上升,雨水将自动流入以4个巨型地下蓄水池为代表的蓄水池,以缓解下水道的压力,防止内涝;而如果雨量减少,下水道水位下降,蓄水池内积蓄的水又将自动回流到下水道,从而有效减少了地面被淹的几率。

伦敦:面对困境 展开行动

以多雨闻名的“雾都”伦敦同样面临着内涝的困境。伦敦下水道的总框架建造于维多利亚时期,这座当时的地下工程典范历经一个半世纪后难免遇到某些麻烦,以400万人口设计的排水容量难以满足今日近千万的人口规模。

面对难题,伦敦已经开始行动,2005年,一个独立委员会提议建造名为“泰晤士河隧道”的工程,这个巨大的地下隧道宽如三辆公共汽车,沿着泰晤士河,跨越伦敦东西,长约15到25公里,埋在地下67米处,这个巨大的隧道将连通34个污染最重的下水管道,将本来将排到泰晤士河中的污水收集处理。在经过多年讨论之后,伦敦市政府终于决定,在明年启动这个造价约达170亿英镑的工程,预计在2020年完工。

纵观这几个国际性大都市,不管是先天条件优越还是后天补救及时,其地下排水系统在人口、气候、经济发展的多重检验中不断完善,力求在地面鳞次栉比的高楼之下,打造一个城市更为隐蔽和宝贵的地下财富。书写一份文明史,保留一个城市最完整的发展记忆,我们要走的路也许还有很长。(中国水网综合新京报、文史参考等报道)

 

编辑:成杨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