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供水机构如何在危机中赢得领袖地位

时间:2012-04-17 13:4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恒

评论(

世界银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鼓励供水机构自负盈亏,但截至到2009年,600家企业数据表明,只有44%的城市供水机构实现了正的净收益,其中34%企业盈利只是在0到10%之间。在北京举行的“2012年(第十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水业和城市发展部主任柯保罗(Paul Kriss)介绍了世界银行对中国城市供水服务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

无效资本建设和高运行维护成本是主因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09年资本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19%,而2004年为20%;所有案例机构中20%日最大供水量不到生产能力的一半;“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倾向于规模过大、系统存储要求比高收入国家的一般水平要低、更多依赖于系统的即时生产和增压泵。”柯保罗分析到,“而不必要的资本建设和更高的运行及维护成本导致的结果就是折旧提高了水价,侵蚀了利润,导致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资金注入。”

政策未充分实施 监管难区分

世行还做过如下分析,柯保罗介绍说,过去五年中国城市供水机构收入每年呈增长趋势,有部分是非售水的收入,如管网建设或者其他的建设合约等。有超过16%的供水机构依靠政府的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日常运营支出。政府为供水机构提供新兴国家指导政策,但是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实施,国家希望供水机构不仅是满足运营,还能够吸收收入增加投资;从各方面来衡量,在任何一个省份内,不同地方供水机构的业绩表现差异很大,这样就很难对省级和地方政府监管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区分。

面对挑战 提高水价是趋势

对于供水企业面对的挑战,他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加速是主导因素,供水机构在运营的适应力边缘运营很危险。水漏失和管网事故率正在加速发生,除保持高覆盖率外,日常维护须引起更多关注。柯保罗还谈到了水质问题,他认为,水质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需要更加关注水质的提升以防止用水需求向瓶装水转移的危险。供水机构必须停止依靠电力的补助来运营自己的组织,政府将来总会慢慢降低对这个行业的补助,水司需为用电成本上涨做准备。他认为提高水价是未来必须采取的关键步骤,尽管在现有的监管环境下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目前世行虽然无法对供水机构表现评估,但是将来应该建立国家层面的手段来监控水务公司,并且进行相应的绩效管理和评估。

最后柯保罗还谈到财务预算和企业相关问题,他建议大部分供水机构应该进行公司化管理,应该进行信用评估,进行投资监督,并且紧急情况下需要技术支持,并且对供水机构进行市场运营培训。

柯保罗表示绩效评价是垄断性行业识别服务的主要方向,是国际发展趋势。世界银行与清华大学、中国水网共同开展基于IBNET指标信息分析基础的中国供水企业服务评级体系的研究,将共同促进中国供水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
 

编辑:赵恒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