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阶梯水价宜人户结合征收 对用水大户更有效

时间:2012-02-03 19:3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谷林

评论(

近日,随着广州水价调整,阶梯水价引发社会关注。在前一篇对阶梯水价文章之后,中国水网再次邀请专家就阶梯水价具体征收问题进行探讨。

阶梯水价实行人户结合方法征收

阶梯水价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水量将水价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执行不同的价格,用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执行基准水价,用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执行更高一阶梯的水价。

具体阶梯以及用水基数,可以参考居民用水数量等进行参考划分,阶梯水价征收,用什么方法更合适?

就此,长沙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凯军认为,阶梯水价在操作上,存在很多难题:“如果按照人头收费,如何进行人数统计与核实?比如对于拥有多处住房的用户,是按户口所在地人数还是按实际居住人数?实际住所人数又如何确定?

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此持赞同态度,他认为“实行阶梯水价,首先需要管理跟上。而阶梯水价的管理,相对很复杂。”金永祥对中国水网记者说:“如果按户计算,低收入人群相对人多房少,可能会成为阶梯水价重点征收对象。如果按人计算,家庭人口如何核实?这是一些具体难题,无疑会加大成本。”

珠海水务集团供水业务部主任王航州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介绍:“自来水公司不是公安部门,阶梯水价如按人数算,如何核准人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因为人员流动,自来水公司的营销系统则需要相应调整,同时需要额外增加人力成本,多出的成本最终还是要转移到水价里,由居民负担。”

相比较而言,王航洲认为,“按户征收相对更好操作。但对于低收入来说,也许居住人数较多,可能会显得不公平。可以通过提高用水基数给以平衡。”

综合以上,实行阶梯水价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用家庭人口数量计费更合理,但可操作性不强;但每家每户统一标准的话,又让人口数量较多的家庭觉得不公平。

那么对于阶梯水价来说,究竟是按户,还是按人收更合理?实际上,对于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综合按人和按户的优点,采取人、户结合的方式,成为现实的选择。

长沙21日刚全面实施阶梯水价,它们采取的方式就是人、户结合:

4口之家及以下的按户均用水量分三级计价,三级分别为:月用水15吨以下(含15吨),15-22吨(含22吨),22吨以上。
     5
口之家及以上的按人均用水量分三级计价,三级分别为:人均用水4吨以下(含4吨),4-5吨(含5吨),5吨以上。

  21日,广州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漏,广州拟将依据2005年阶梯水价方案,采取“按户收费兼顾人口数量”的方式推行阶梯水价。

对每户居民用水人口超过4人的,每增加一人,可在户均第一级水量基数相应增加6立方米,在户均第二级水量基数下限相应增加6立方米、上限增加8立方米,超过第二级水量基数上限值的计入第三级水量。同时考虑到家庭户人口变动的情况。如果某个家庭有新的人口增加了,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提高用水基数。

 阶梯水价对用水大户更有效

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薛涛认为,阶梯水价更好地实现了“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在促进节水之外,阶梯水价可以让让水价体现水资源应有的价值。

“从节水效果来说,阶梯水价会起到一定作用。”王航洲对中国水网记者肯定了阶梯水价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对节水的效果,同时认为,“因为目前水价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支出里的比例很低,所以,阶梯水价的影响也会比较有限。谁会为了多出的一点可以忽略的支持,而去可以节水。只有整体提升水价,给用户以足够明显的经济刺激,用水者才会有足够的节水动力。

金永祥介绍,其团队曾就此做过专门的调研,以“多用水多收费方法”促进节水,在实施的前一个月,会比较有作用,但“节水属于观念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轻易改变很难。”,他认为,只有全面提升水价,给使用者以足够大的经济刺激,才会有效果。阶梯水价,从节水效果来说,比较适用于用水大户,即非居民用水。

供水行业资深专家、中国水网顾问何寿平在之前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也有与此类似的观点。何寿平认为,节约用水,应在大户上做文章。

何寿平表示,因为老百姓的生活用水量毕竟有限。要想促进节水,还需在用水大户身上下功夫。他介绍,像工业上的用水大户——钢铁厂等,应在政策方面鼓励外迁,减少其对城市水资源的占有;像宾馆、洗车等服务性行业中的用水大户,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水的利用;至于农业用水大户,何寿平建议在技术方面采取相关改进措施,以扭转灌溉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像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尚需国家政策的推动。” 

相关阅读:社会节水观念待加强 阶梯水价效果明显

编辑:谷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