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4-06 10:17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薛涛
过去多年来,工业污染以及农业种植中不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得中国大片土壤被污染。可期待的是,考虑到污染土壤对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可怕的后果,中国正在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难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指出,“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本已基本成熟,将于今年出台。中国如何完成自己的“波恩挑战”(Bonn Challenge),需要的不仅仅是决心,更需要惊人的治理成本。与大气治理和水治理不同的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且费用更加昂贵,因此,土壤污染治理的巨额资金问题就成为持续治理的关键。资金缺口能寄希望于土地出让金吗?PPP接盘靠谱吗?
好像就我泼冷水泼的起劲,太煞风景。注意一个数字,2015年土地财政收入减少21%,这边还想搞到10%?地方政府顿时成sb。PPP是来做慈善的吗?土地污染的遏制还需要靠防控执法及充分的价费杠杆。不能再让砸窗(污染土地)的人逍遥,难道你还真相信有一种砸窗补窗就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式经济学?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
“土十条”年内出台 海量治理资金难题如何破解?
来源:界面 作者:谢玉娟
就推动污染土地恢复而言,世界范围内也许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紧迫和复杂。过去多年来,工业污染以及农业种植中不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得中国大片土壤被污染。
可期待的是,考虑到污染土壤对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可怕的后果,中国正在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难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指出,“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本已基本成熟,将于今年出台。
中国如何完成自己的“波恩挑战”(Bonn Challenge),需要的不仅仅是决心,更需要惊人的治理成本。“波恩挑战”是一项土壤改良全球倡议,此倡议旨在到2020年恢复1.5亿公顷退化土壤和遭砍伐的林地。
与大气治理和水治理不同的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且费用更加昂贵,因此,土壤污染治理的巨额资金问题就成为持续治理的关键。
资金缺口能寄希望于土地出让金吗?
治理10公顷的工业污染土地你知道需要多少钱吗?有数据显示,以美国治理污染的经验看,净化这块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四分之一面积大小的土地,需要的治理成本是3亿多元人民币。
那么治理一个更大范围内的污染土地呢?根据2011年中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预算投资是595亿元。但依据湖南相关部门预测,要保证治理效果,全部投入需在4000亿元以上。
中国的土壤污染包括农业耕地污染、城市棕色地块污染以及矿区土壤污染。 2014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具体到耕地,中国就有333.33万公顷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种。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的话,若完成全国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资金将非常惊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蓝虹2014年曾撰文指出,耕地土壤污染修复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仅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而言,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将高达6万亿元。
除了农业耕地,城市棕色地块和矿区土壤污染的治理也都耗资巨大。蓝虹称,依据最保守的测算,每公顷治理资金最低需要9万元,则资金需求为1400多亿元。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为300亿元,我国土壤修复存在巨大资金缺口。
上述数据还都是最保守的估算。如果按照最严格的治理标准,有些专家认为,若完成全国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资金将超过数十万亿元。如此高的治理资金来自哪里呢?
《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称,“土十条”内容中将建议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据测算,若各地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加上中央财政、社会资金投入,每年投入可在1500亿至2000亿元。考虑到国家土地政策逐步收紧的因素,到2020年,预计可筹措到1.1万亿至1.4万亿元。
2016年2月,《第一财经日报》也曾报道,在资金筹集方面,“土十条”相关编制单位建议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取之于土,用之于土”。
对于“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的建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并不靠谱”。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出台这样的政策的可能性很小。
他解释说,原因在于土地出让收益归地方政府,中国的财税体系是百分之七八十跟经济活动有关的税收归中央,地方现在主要靠土地收入。
“因此在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拿出10%的土地出让收益只是建议,能不能进入土十条还不一定。”薛涛说。
中国能设立“超级基金”吗?
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纷纷设立土壤污染基金来解决治理资金问题,其中以美国的“超级基金”最具代表性。
美国“超级基金”的设立缘于1970年代的拉夫运河场地污染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1970年代纽约州拉夫运河沿岸,这条运河是19世纪为修建水电站而开挖的,1940年代运河干涸废弃后被胡克化学公司购买用作工业废弃物倾倒场。1953年,这条充满各种有毒废弃物的运河被公司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当地的教育机构。此后,纽约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陆续开发了房地产,盖起了大量的社区和一所学校。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 1987年,这里的地面开始渗出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黑色液体。
编辑: 陈丹丹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