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2 09:22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工业用水当中的重点是工业园区,不光是地方自来水公司,还有很多技术服务类企业甚至包括重资产投资型企业,都在园区的供排水当中加大投资力度。
对于地方水务企业来说,需要结合工业用户的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进行布局。一方面,工业园区用水企业更加看重的是用水稳定性,不希望出现停水等状况影响正常生产。因此,供水企业派出一对一“客户专员”,贴近用户、提升服务水平,是挖掘增量、开拓市场的必选项。与此同时,工业园区的应急备用水源,非停水管道修复技术等需求也有待挖掘。另一方面,从用水效率的角度来看,工业企业希望降低各环节单位产品的用水量,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既然水务企业拥有值得信赖的专业身份,可以有选择性地储备相关技术,帮助工业用户优化梯级用水、检查内部供水系统的漏损情况、加强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达到高效利用水的目标。正如傅老师所说,供水企业要探索尝试把自己的服务延伸到工业用户内部,而不仅仅是将水输送到园区门口。(相关阅读:傅涛:双百起点上的供水跨越)
不难发现,受政策要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迁入驻园区,水务企业需要在园区规划阶段尽早介入,提供工业园区的水系统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自身在供排水、再生水、废水处理等各个细分领域建设+运营+管理+技术的复合优势,成为工业园区的“用水专家”,甚至更近一步,城市的“用水专家”。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水务环保企业将“水管家”作为自己的新定位,比如,长江环保集团围绕“五个一体化”,解决目标流域、区域、城市的水系统问题(相关阅读:长江环保集团首推“水管家”模式,共抓长江大保护);也有越来越多走在前面的水务环保技术服务企业将工业园区的水事和环境治理作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相关阅读:中信环境技术:探索未来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发展方向);还有在工业园区领域已布局多年的“大佬”(相关阅读:威立雅、苏伊士发展研究(上),威立雅、苏伊士发展研究(下)),足见未来五到十年水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风向。当然,工业园区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除了普通的再生水外,还有一个角度是高新技术园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对于高品质再生水的需求,这也是在污水资源化文件发布后,一些企业观察到的市场机会。对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行业,它们对水的品质要求更高,从废水污水直接变成高品质再生水,有利于缩短水循环的流程和时间,满足这类企业的用水需求。结合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高品质再生水值得大家关注。
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比如宁波和义乌,通过大规模的分质供水解决用水不足的问题,改善水资源短缺困境。它们都将最优质的水源用于居民生活饮用水,而将“低品质”的水源或者非常规水源用于工业生产,达到“优水优用、低质善用、水尽其用”的目标。在宁波模式中,单独修建了一套管网供给工业园区企业,这其中管网投资的来源、工业企业是否足够聚集都是需要在前期克服的难题。通常由于居民比较抗拒再生水入户,再生水应用到居民端推行起来等十分困难。在义乌模式中,通过强有力的政策规划,对新建工业区、集聚区、住宅小区、公共建筑等明确了分质供水的要求,将分质供水纳入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并作为土地出让和招商的必要条件,以此推动再生水在居民端的使用。
第三驾马车:价格
当我们有了充足的原料、并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后,还需要通过成熟健全的价格机制来完成服务提供的过程,以保证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在范总的演讲中也强调了,水价值的被认可和被实现,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相关阅读:范晓军:新苏伊士总体目标不变,在中国环保市场聚焦四大板块)。我们接下来探讨价格问题。
目前,自来水的基本水价在逐年缓慢上涨,以36个重点城市为例,截止到2020年底,它们的居民用户平均基本水价为2.35元。受供水成本不断增加和水价新政策出台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不少城市很快将进入新一轮调价周期。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在慢慢下降,吨水成本大多在4—5元之间,甚至有项目能做到吨水成本在3—4元。随着海淡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突破,以及其他原水制水成本的增加,给未来海水淡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再来看看再生水价格。原则上来说,再生水的价格需要低于终端的供水价格,才能更容易被市场接受。通过研究国内典型城市的再生水水价制定规则发现,再生水定价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最高指导价,如北京,每立方米再生水价格不超过3.5元(除开居民中水1元/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品质再生水7元/吨);另一种模式为市场调节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这里有个模糊不清的地带,一些城市建议再生水销售价格按照低于自来水基本水价的标准制定,如果使用再生水的用户免收污水处理费,这一规定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编辑: 李丹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