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说,淮河是国家最早启动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我们要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既要采取“扬汤止沸”的治标措施,也要实施“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
记者从此间在扬州举行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淮河流域水质总体有所改善。四省加快流域治污和污染减排工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8%、4.01%、5.73%、6.20%。从水环境质量状况看,2008年淮河流域86个国控断面中,Ⅱ到Ⅲ类水质断面占38.4%,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Ⅳ到Ⅴ类水质断面占39.5%,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2.1%,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干流水质改善明显,Ⅱ到Ⅲ类水质断面占71.4%,同比增加42.8个百分点;Ⅳ类水质占28.6%,同比下降42.8个百分点。
据了解,1994年5月原国务院环委会正式启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1995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针对具体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法规。2004年10月,国务院在安徽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原国家环保总局受国务院委托,与淮河流域四省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自2006年起连续四年对沿淮四省政府责任书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核评分办法,对沿淮四省《规划》2008年度实施情况赋分,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和安徽省得分分别为91.5、88.8、83.4和81.7。
“今年是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冲刺之年,流域各地要加快规划实施特别是治污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完成率2009年底要达到70%以上。”周生贤指出,要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新(改、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主动抓好重点城市、河湖和支流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大工业点源监管力度,努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加大科技治污支撑力度,抓紧实施水专项淮河流域有关课题,充分发挥科技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继续巩固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团结治污的工作格局。
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