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徐宗威回应“挤出效应” 称政府与市场化并不背离

时间:2009-03-31 14:1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吕春香

评论(

  在刚刚结束的2009城市水业论坛上,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接受中国水网网友的提问时表示,四万亿投资中,政府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关键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对于业内人士担心四万亿对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徐宗威称不必过分担心。

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2009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发言
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2009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发言

  他强调说,“第一,现在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不算很多,四万亿的构成,其中一万八千是用于基础设施了,但是一万八千里面用于市政设施只有一点点。在节能减排方面,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点安排,很少。第二,据了解,四万亿里面用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投入,主要是集中在城市污水的处理,特别是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第三,政府的投资,确实是必要的。跟挤出民营企业,或者叫民营资本,是不相关的。政府的投资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的职责。同时,政府必要的投资应该说是对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的重要的组成和完善。不是说市场化了,政府就完全退出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如何建立起长期的、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发展。”

  面对业内人士对于去年末中央巨大的投资拉动,大量的非市场性投资以非市场方式进入水业,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主体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的担忧,各方企业也有自己的理解。金州集团总裁蒋超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环境、水务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服务型公司是重大利好。他建议,国家资金应该用在刀刃上,如管网建设;企业将资金用在污水厂等项目中;银行则将资金贷给产生效益的项目上,将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资金合理引导和分配,至关重要。他提出,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环境领域的PPP模式大有可为。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这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采用PPP模式,更有助于政府的投资拉动目的实现,蒋总认为,这样就不会对现有市场主体产生冲击,不会阻碍已经推进几年的市场化进程,也更利于环境行业的健康发展及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

  威立雅水务集团中国副总裁黄晓军在回应战略论坛上参会代表关于“溢价”问题时表示,威立雅作为一家全球性公众企业,之所以从国际商摇身一变成为投资商,是因为对于不同地带的适应能力。同时他重申,威立雅根深蒂固也希望能够回到运营商的位置上去,他认为在威立雅在运营方面的能力远远比融资能力强大。关于“国进民退”的问题,建议应该由国有机制的投资公共主体进入到市场,而威立雅退到运营环节上,这样国有资金用在社会资本没有覆盖的地方,更能发挥各自的长处。

  关于市政补贴方面用于水业产业链的哪个环节更合理的问题,徐宗威指出,投资末端没道理,投入前端还有理可循,首先能体现政府的职能,其次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对设施投资的引导。徐宗威认为投在前端有一种导向性,也体现了职责。投在末端是一种盲目,如果补贴给污水处理费,可能会存在鼓励多造污水的不良现象,对消费会有一些不必要的、盲目的政策引导。

  “我觉得应该加强对消费末端的消费税,资源税,这方面措施的研究和引导,”他补充说。

  正如徐宗威所说,不论是“挤出”还是“吸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如何建立起长期的、友好的合作关系,体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发展是关键。

编辑:吕春香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