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部门:涉污水、工业废水、土壤、危废等领域,黄河大保护重点来了

时间:2022-06-30 09:3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彤整理

评论(

加强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监督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义务,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到 2025 年,至少完成一轮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监管,重点防治拆除活动中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遗留物料及残留污染物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因地制宜实施管道化、密闭化、重点区域防腐防渗改造和物 料、污水管线架空建设改造。实施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 下水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建设。推进报废矿井、钻井等清单建立,开展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针对环境风险较大的报废矿井、钻井,实施封井回填。油气开采油泥堆放场等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 设施,按照有关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防止采出水回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选择典型矿区试点探索矿区跨介质污染综合治理。到 2025年,完成一批地级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及配套管理制度文件制定,完成一批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工程,实施一批地下水重金属、有机污染修复试点工程。

推进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有序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健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基础数据库,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部门联动监管,依法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

有效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逐步推动污染源整治。分区分类实施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在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措施,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推行种 植结构调整。

微信图片_20220630094025.png


《规划》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修复重要生态系统,治理生态脆弱区域,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规划》强调,要强化源头管控,有效防范重大环境风险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管控“一废一库一品一重”,强化环境风险源头防控、预警应急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加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以沿黄河涉危、涉重工业园区为重点,强化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推进兰州—白银、宁东、陕北、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化工基地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在宁东、咸阳、濮阳等化工园区,开展截流、导流、暂存设施及队伍、物资“一体 化”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体系试点工程建设。

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管控。以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为重点,严控 石化、化工、原料药制造、印染、化纤、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加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开展基于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应急预案修编。督促推进企事业单位按要求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分类分级管理。针对企业产业类别、空间位置、风险特征、环境应急资源状况等,筛选一批企业环境风险管控典型样板。

强化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控。加强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尾水回用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及防扬散、防泄漏措施,加强尾矿库尾水排放及下游监测断面水质的监测监控,建设和完善尾矿库下游区域环境风险防控工程设施。严格新(改、扩)建尾矿库环境准入,开展尾矿库污染治理,到 2025 年,基本完成尾矿库污染治理。

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环境监管。严格涉重金属行业环境准入,持续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减排和监控预警。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评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严格限制高环境风险化学物质生产、使用、 进出口,并逐步淘汰、替代。依法严厉打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非法生产和使用、添汞产品非法生产等违法行为。

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9 省区因地制宜推动 30 个左右地 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面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堆存。建立区域联防联治机制,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到 2025 年,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

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一批“新型功能性、高附加值型、规模化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跨区域共享。支持开展冶炼废渣和尾矿生产矿物微粉、煤矸石直燃发电、粉煤灰高附加值绿色建材利用等项目建设。

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推动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 规模化,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鼓励建设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和利用处置设施。建立区域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白名单”制度,探索危险废物跨区域转 移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监管能力。到 2022 年,9 省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区域内各类危险废物基本得到妥善利用处置。

微信图片_20220630094138.png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