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印发

时间:2018-01-11 09:21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评论(

是部分流经城区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四是严格丹江口库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管理,完成丹江口库区水功能区划,将水源区纳入第一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目录。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水源区的水质考核断面的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

此外,国务院批复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水源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还制订了中央财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等政策,支持开展水源保护工作。截至2015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00多亿元;北京、天津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对口协作14.3亿元,拉动总体项目投资逾百亿元。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有效推动,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水源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0.1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9.7%,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0.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2.7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98:1。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由2012年的380万人减少到257万人,年均减贫人口41万人。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1.3%提高到46.8%。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与全国的相对差距正逐步缩小。

三、存在问题

当前,神定河、老灌河、丹江等部分河段水质尚未达标或未稳定达标,主要原因是:一是现有水污染防治水平仍不能满足水源保护需要,表现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规模不足、处理标准较低、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治污设施尚未充分发挥效益农业农村污染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治理;二是随着水源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生活和农业生产污染排放量和处理需求呈扩大趋势;三是部分区域仍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城乡耗水量快速增加,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障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

四、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的推进,为水源区深化水质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与此同时,持续做好水源保护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水源保护面临更严格的要求。随着中线工程配套设施的完善,中线供水已成为京津两市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对水质、水量保障和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化水污染防治、水源涵养和生态建设,加强突发性污染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二是发展方式转变面临更急迫的需要。水源区人口相对密集,发展愿望强烈,按传统发展模式势必对水源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步实现调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和水源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稳定供水、维护国家水安全的大局出发,紧扣水源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功能定位,着力综合治理、切实保障水质稳定达标,着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切实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着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供水稳定运行,进一步深化与受水区的对口协作,协调推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综合治理

发挥政府在中线水源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统筹相关政策、规划和资金开展综合治理,使水源区水污染防治、水源涵养、风险管控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推进,形成政府统领、多方努力、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分区施策、分类指导

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按照水源保护敏感程度实施分区控制,划分控制单元,全面推行河长制。针对分区管理要求和控制单元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制定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规划措施。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统筹水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源区与受水区之间的关系,协调推进水质与水量保护、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点源与面源防治、常规治理与突发环境风险防范等工作。以不达标河流整治、总氮控制、风险防范、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确定优先控制单元,采取多种措施精准施策,选择部分河流开展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

(四)落实责任、鼓励创新

落实地方政府水源保护的主体责任,转变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水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中线水源区总体水质进一步改善,丹江口水库营养水平得到控制,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得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保护协调性增强。

(一)水质目标

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取水口水质稳定并保持Ⅱ类,库区总氮浓度不劣于现状水平;到2020年,汉江和丹江干流断面水质为Ⅱ类,其它直接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二)水源涵养目标

到2020年,水源区新增治理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0.2~0.3亿吨,增加水源涵养量12亿立方米。

(三)风险控制目标

实现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满足中线工程调水长期安全运行要求。

第三章规划布局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