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宁夏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11-09 10:53

来源:宁夏环保厅

评论(

(二)控制单元划分

根据控制单元划分结果,该区域共划分为黄河银川市平罗黄河大桥控制单元等8个控制单元。

(三)水质现状及目标

2015年,8个控制单元对应的9个监测断面全部为Ⅲ类及以上优良水质。

(四)水环境问题识别

1.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大。沿黄城市带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2015年,区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1.45%,GDP占全区92.26%。废水排放量占全区的95.4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区的90.67%,氨氮排放量占全区的93.83%。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增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加重,

2.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差。区域内共有1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主要接纳了4个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退水,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尤其在无自然来水补给的情况下,污染物排入量已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大部分排水沟为劣Ⅴ类重污染水质,对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造成威胁,且部分流经城市建成区排水沟黑臭现象明显。

3.城镇污水处理压力大。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置较完备。但由于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部分城市如银川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显不足,亟需扩容或新建。县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水平较低,污水处理配套管网不完善,部分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

4.工业污染防治滞后。区域内有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24座依法设立的工业园区,大部分园区均还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已建成集中处理设施的园区,还有部分仍然存在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工业污染防治滞后,对排水沟水质改善带来一定难度。

(五)污染防治对策

1.加强城镇源污染防治。银川市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的市县,要加快实施扩容或新建工程。加快实施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017年年底前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完善污水管网、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运行水平。

2.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评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加强企业监督,严格惩处超标排放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防治,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园区要加快建设进度,并完善配套管网、在线监控装置等设施,已建成但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园区要加强管理,确保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3.综合整治重点入黄排水沟。在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等基础上,对重点入黄排水沟沿岸企业直排口进行排查、取缔。加强农田退水污染治理,灌区要充分利用现有沟、湖等,建设生态沟渠、等设施,降低入沟污染物浓度。加大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排水沟城市段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按期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三、沙湖污染防治对策

(一)湖泊概况

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西南部,属河流古道型沙漠湖泊,由四周地下水、大气降水和农田退水汇聚形成,为封闭性湖泊。

(二)控制单元划分

根据控制单元划分结果,沙湖属于沙湖石嘴山市控制单元。

(三)水质现状及目标

2015年,沙湖为劣Ⅴ类重度污染水质,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近五年来,沙湖2011年-2013年水质类别保持Ⅲ类,2014年降为Ⅳ类水质,2015年下降至劣Ⅴ类重度污染水质。

(四)水环境问题识别

1.补水水质不满足湖泊水质目标要求。沙湖主要依靠东干渠和西一支渠补充黄河水,由于河流和湖泊水质评价指标不同,按河流水质评价,补水为Ⅲ类优良水质,但按照湖库标准衡量总磷已超标4倍,成为湖库Ⅴ类水质,补水水质不满足湖泊水质目标要求,存在污染隐患。同时,区域地下水位高,存在浅层地下水间接渗漏辅助补给湖泊的特征,也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2.人为活动影响凸显。沙湖是全国著名旅游景区,2016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20万人次,比2000年翻了一倍。人为活动加剧及湖内交通、娱乐设施排放污染物,是造成沙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水生态系统退化。沙湖为封闭性湖泊,湖泊生态用水大多依靠黄河水补给,水体流动性差,湖荡净化作用弱,内部微循环动力不足。同时,水生植物芦苇、水草等生长面积不断萎缩,湖体生态系统退化,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断下降。

4.沉积性污染物影响水质。2012年前,为解决沙湖水位下降问题,曾通过第三排水沟、艾依河等沟道补水。第三排水沟除接纳农田退水外,还有部分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加之蒸发量大,矿化度不断提高,芦苇根系腐殖和栖息动物粪便富集,导致湖体有机污染物不断累积,影响湖泊水质。

(五)污染防治对策

1.实施生态补水促进水体交换。合理确定湖泊生态水位,加大生态调水和补水力度,建立水量平衡维持机制,优化配置多种补水水源,实现多水联动。加快实施星海湖和沙湖连通等工程建设,扩大水域面积,为沙湖排水提供途径,形成有效的水体交换,提高水循环和水质自净能力。

2.恢复湖泊水生态系统。加快推进沙湖补水预处理与湿地恢复等工程建设,增加补水前段净化环节,使黄河补给沙湖水质达到湖泊Ⅲ类标准,确保“清水入湖”,努力恢复湖泊水生态系统。实施沙湖南北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增加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环节。扩大外围湿地面积,发挥隔离净化带作用,确保沙湖周边水环境安全。

3.理顺河湖管理体制。按照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要求,梳理整合相关单位和部门职责,强化属地监管,落实农垦集团治理主体责任。按照“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明确沙湖开发利用强度,测算游客承载和开发上限,确保不突破沙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推动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1234567...9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