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怎么制定?听听环科院专家怎么说

时间:2017-07-06 09:58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

作者:席北斗

评论(

二、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

1.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

《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制订以国家相关环境污染防治法、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为指导,以目前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管理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基础,并借鉴环保先进国家的相关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进行编制,实现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与我国现行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协调配套,以国家水体水质目标治理与保护为导向。

(3)力求使标准做到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可行性。

2.标准制订技术思路

第一,要针对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要求和不同等级使用功能制订相应的标准限值。标准至少应保护大多数水体的使用功能。

第二,标准制定需要与当地的经济承载力相适应。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要与当地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我国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与其他水质标准的相关关系,使其达到衔接、协调、统一、相配相容的关系。

第三,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的方向和趋势。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并符合相关利用标准。

3.污染物控制指标的确定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暂行)》中指出,污染物控制项目的选择要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依据为总量控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各污染物项目之间关联性等。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时,污染物控制指标可根据以下3个原则进行选择:

(1)产生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选择的污染物应具有较大的产生量(或排放量),并较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

(2)对人体、环境毒性强或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的污染物。对污染物毒性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化合物本身的性质,更要考虑其毒性可能导致的环境效应、生物效应以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3)应是村镇基础条件可检测、可控制的污染物。优先选择目前监测条件己具备或在短期内的处理技术可有效处理的污染物。

对于村镇生活污水来说,含量最大的为有机污染物,氮磷等元素含量过多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综上所述,本次标准中控制性污染物主要是指有机物,氮、磷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等物质。

由于我国村镇地区普遍具有经济、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一些污染物的检测能力。因此,村镇地区生活污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的选取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条件,由于BOD5检测费时费力,村镇地区暂不具备检测条件,故以COD浓度代表污水有机物浓度,氨氮浓度来表示污水中氮元素的含量,总磷表示污水中磷元素的含量,而pH和SS等两项指标对于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和视觉效果有较大影响,检测方法简单,故本标准中具体的控制性指标主要包括:pH、COD、SS、总磷、氨氮等。

4.污水排放标准的分区、分类、分级

村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约占我国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处理率却很低。据2014年环境公报显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为5.5万个,仅占行政村总量的10%。大量未经处理和处理后的村镇生活污水最终排放至沟塘、农田、河流等,仅有较小比例回灌至农田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污水排放标准中污染物浓度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技术、当地环境容量以及处理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等条件。根据出水去向的不同,污水排放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化利用,一类是直接排放。

资源化利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养殖水体的,其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的规定。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后用于回灌地下含水层以补给地下水源的,其水质要求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的规定。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后用于回用林业、草地的,其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规定。

直接排放:根据前文对村镇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调研结果,村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根据处理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沼气池产沼能源化促进无害化处理技术;第二类:厌氧+生态联合处理,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处理等;第三类: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组合处理等。

第一类污水处理技术—沼气池,沼气池处理的出水水质能较稳定地达到GB 5084-2005,可回用于农田灌溉。采用这类技术处理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第二类污水处理技术—厌氧+生态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等和第三类污水处理技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等的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对于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的地区推荐采用第二类和第三类污水处理技术,其中根据排放去向的不同,排放标准又分为二级(见表3)。出水排入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及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的污水,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态处理,执行一级标准,相应的排放标准可按水环境容量和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来确定。排入稀释能力大的开放式水体的污水,采用厌氧+生态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执行二级标准,相应的排放标准也可按水环境容量和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来确定。

污水的排放标准应该考虑区域差异,村镇不同的区域气候条件、污水的进水水质、经济条件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同,其出水标准亦应该区别对待。北方寒冷区域的村镇污水处理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冬季的排水指标,同时考虑北方缺水的特点,排放标准应注重资源化利用。南方水网型村镇,由于周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出水水质对氮磷要进行严格控制。

编辑:李艳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