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24 09:28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傅涛
业务系统支撑各项任务,犹如孙悟空的72变,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变换形态以应对各种场景,这72个变化就是原生应用,原生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系统、数据系统。如果没有原生应用这个中间环节,驾驭业务系统的操作门槛会很高,仅限于那些精通技术、能读懂二进制代码并在中控室熟练操作的专业人员。
人工智能的兴起,特别是语言大模型解决了人机交互问题。语言大模型不仅作为知识系统存在,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人机交互的难题,成为连接人与系统的桥梁。在to C业务中,功能软件本来就在云端,大模型容易同层联通打通应用;对于B2B、B2C、B2G等业务而言,语言模型的价值远超其作为单纯知识系统的范畴,它极大简化了角色与系统的交互。传统业务系统与智能结合才能提高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提升体现在增强人的能力上,让每个人都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同孙悟空般能干。
在团队中,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能力和角色,如同《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分工。不同的人员原生应用的功能不一样,神通广大的是孙悟空,它的原生应用掌握得多,行业没有原生应用的话,只能直接指挥“金箍棒”和具体的信息系统,操作时往往受限。信息系统仅识别0和1,而人的交互基于感官体验(眼耳鼻舌身意),人工智能让我们从学习特定语言(如计算机语言)中解脱,回归人的本性。
为什么to C业务已经涌现了几十万个原生应用,而人工智能在to B/G领域还难以落地?因为to C应用的信息系统已广泛部署于云端,如地图、搜索、人脸识别等服务均通过云端提供,使得应用开发更加便捷与高效。而to B的产业信息功能软件大部分在属地边端,虽然模型在云端,但功能系统需要在边端执行,造成了跨云边衔接的复杂性及跨系统间身份认证的难题。
智行未来,只有智能化可以让人封神
双百跨越3.0是面向未来的产业行动,为环境产业人的神通赋能,行动不仅延续了之前在水厂设备系统方面树立的标杆作用,更进一步为环境产业人赋能,让提质增效落地生花。
傅涛分享了他的几个判断:
一、智能水厂不是黑灯工厂或无人工厂,处理规模1万吨以下可以黑灯无人,超过1万吨的建议走另外一种路线,可以不减员。智能化的污水处理厂可以不仅限于污水处理,还可以涵盖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为什么同样的人员能干这么多事?关键在于“智能分身”的概念,类似于孙悟空的“拔毛分身”,每个环境人员都能借助智能技术获得多个“助手”。智能化让现在的环境人更神通,更有神经元的颗粒度,更安全,更可靠,能干更大更多的事。
聚焦降本增效,产业会泯灭,企业会苟活,个人会失业,但是降本增效是我们活下来的第一步,而提质增效会让产业扩张,企业做强,个体封神。
二、面对人工智能,如果仅依赖知识或单一技能,最终会被替代,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问大模型,但如果你是一个复合的人,能够综合运用视觉、嗅觉、思维、感知、逻辑等多种能力,将更具竞争力,成为“真人”。“真人”就能在数字世界中拥有分身,成为各自领域的“神”。所以智能化时代人会被分化,要么替代,要么神化。
最近,《黑神话·悟空》全球火爆,孙悟空就是典型的“神通广大”,他有很多智能分身,金箍棒是他的工具,以前每一次科技进步是把金箍棒变得更厉害,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革命,不是把金箍棒做得更厉害,是把72个变化学会。智能化就是为每个环境人提供多个副驾或智能分身,时时刻刻带着智能分身去工作,这是一次把工具和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新质动能。
三、语言大模型提供了人机交互的基础,百度APP Builder原生应用制作工具已经让原生应用开发变得比较简单,在产业间的应用只要突破两个难题:一是边端与厂区内部系统与云端工具的整合,二是登录系统的贯通问题。解决这些难题后,原生应用开发将更加便捷高效。
傅涛总结认为,信息化指向的是降本增效,信息化是神通的组成,本身不是神通,信息化和数字化首先是简化人,进而取代人;智能化指向提质增效,丰富人的能力,只有智能化可以让人封神。
编辑: 李丹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曾经负责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多项水业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两山经济》 、《城市水业改革的十二个问题》、《城市水业改革案例与实践》、《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