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污水处理厂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为主,设计处理水量20000m3/d,原水COD为180-200mg/L,采用CAST工艺——四池两组交替运行,设计NS: 0.07-0.1gBOD5/(kg.MLSS.g),MLSS:3500-4000mg/L,每座反应池运行周期为6.0h。该处理系统自2003年投产运行以来,一直比较稳定,出水指标均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但自从2005年2月以来,1#,2#反应池面弥漫着较多粘有细碎污泥絮体的高粘性泡沫,在曝气阶段无法衰减,污泥无法沉淀,沉淀结束后水面仍有大量黄褐色污泥絮团悬浮,导致滗水时,大量污泥絮粒随水流出,ESS偏高,出水COD高达80-100mg/L。
1、引起问题的原因分析
(1)进水情况
自2月中旬以来,由于连续降雨,大量江水、雨水经溢流口进入处理系统,从而造成进水COD偏底的情况;由于外泵房的潜污泵的运行不太正常,导致进水量明显减少。较底的进水量和较底的COD值,造成有机负荷偏底, 这可能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虑到池面上的大量泡沫,可能是由进水中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引起的,这类物质在进入反应池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吸附在菌胶团上,使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同时也会影响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经一段时间对进水水质的观察和化验,并结合厂内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并无工业废水流入。排除了油脂类化合物和致毒性物质对污泥的影响。
(2)沉降曲线分析
经分析,前5min沉降效果差,低于15%,活性污泥絮凝体质轻,松散,凝聚和沉降性能差,以后连续做SV曲线,发现SV均达到60%以上,SVI超过200以上。
(3) 生物镜像
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可观察到后生动物和原生动物,但蠕动纤毛类较少,球衣菌,丝硫菌,放线菌大量出现;一根根丝状球衣菌交错丛生,像头发丝一样散乱蓬松,原来呈块状的菌胶团已完全解体,细碎的污泥絮体散落于丝状菌丛中,解体的污泥呈黄褐色,无缺氧迹象,说明溶解氧和渗透性良好,不存在微观缺氧的现象。
另外,考虑PH值对活性污泥细胞外酶及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壁里酶的催化作用及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经连续7周期对PH的测定,均在5.8-7.2之间,排除了PH对反应池的冲击影响。
(4)取滗水时的水样
在滗水时取水样,测得COD值为95mg/L,加入聚合AlCl3,静沉后,测得COD值为40mg/L左右,达到排放标准。经比较分析,出水COD偏高主要是由ESS偏高造成的。丝状菌有分解有机物净化水的能力。
经综合分析判断,污泥上浮已形成中度污泥膨胀,并继续在恶化,低负荷是引起这次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
2、解决对策
自3月2日起以1#池为实验池,首先为保证出水效果,在停止曝气前15分钟向CAST池中投加Ca(oH)2溶液(按1:270的比例)通过其沉降作用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外泵房更换大泵,以提高进水量。
(2) 鉴于进水COD值低的情况,3月4日投加两车营养物质(从环卫所拉两车粪便)。
(3) 缩短泥龄,通过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MLSS值,维持在2500左右,以提高污泥负荷,从而加快活性污泥的更新速度。
(4) 严格控制DO值的范围,为活性污泥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
经过上述的调整,到3月7日,SVI值已有下降的趋势。通过镜相观察,丝状菌的数量也有所减少,但池面的浮泥还没有变化。3月7日下午将1#CAST反应池的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选择池再到2#CAST反应池,采用同样的方法实现对2#反应池的治理。到3月15日,SVI值已降为140,经镜相观察菌胶团已基本恢复正常,但还有少量的短碎单枝夹裹在污泥中,池面也有所改善,测出水COD为60mg/L左右,基本达标。
到3月19日,正常运行,这次上浮问题利用SBR法本身的灵活性,及时调整工艺,历时17天就解决问题。
3、结语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低负荷是引起这次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引起污泥上浮的因素很多。例如,进水水质方面:过量表面活性物质和类脂类化合物,PH冲击,水温及致毒物质的流入等等;工艺运行方面:过量曝气,回流量过大及机械应力等等。当问题出现时,不能盲目的真对一种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应综合考虑,逐一分析 。
参考文献:
1.沈耀良,王宝贞.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日]洞 勇(张自杰,译)污水的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王凯军.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王淑莹,高春娣,彭永臻.SBR法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0,20(2):129-133.
5..李探微,彭永臻,陈志根,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泡沫形成和控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4):73-76.
作者:吴玉柱
工作单位:建德市污水处理厂
论文搜索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email protected]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