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在“2011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污染物减排难度不断加大是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
关于“十一五”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进展,赵华林表示:
一是水的环境质量整体得到改善,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9毫克/升,比2005年下降31.9%。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9.6%;二是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逐步完善;三是水污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四是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五是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进展。
赵华林指出,“十二五”期间,污染物减排难度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由两项增至四项,其中新增约束性指标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1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继续减排8%。
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目标,赵华林表示,环境问题依然是我国发展的瓶颈,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而氮氧化物可能最难减排!
与会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都认为,开发并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及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对于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目标至关重要。
“现阶段再生水回收利用的困境在于:低端回用、经济利益驱动力不够,难以形成良性循环。”爱思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慰25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顾问总编傅涛指出,水业改革同时必须深化,中国水务改革前期的动力是吸引投资。市场化改革后,政府投资责任长期被忽略。为了让公众支付只覆盖成本,又要让企业合理收益,就需要建立市政设施运营补贴机制。
孙晓慰认为,中国水务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和规划,政府主管部门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外,还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只有打通政策、需求、供给和监管的链条,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才能以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引导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编辑:孙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