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通过两级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是首选对策

时间:2011-01-11 08:49

来源:商务部网站

评论(

  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制药行业的诸多企业。近年来,因为制药企业环保不达标而导致停产,甚而由于企业违规排污致使环境遭受污染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2010年2月,环境保护部首次发布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在工业污染源主要水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个行业排放量合计占工业废水厂区排放口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81.1%,医药制造业赫然位列其中。

  2010年7月1日,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全面强制实施。迄今,新《标准》实施已逾半年,制药企业排污达标几何?制药企业污染治理到底有多难?企业如何冲出污染困境?一系列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环保新标升级,企业排污达标几何?

  制药产业在生产药品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好将给环境造成污染。据了解,原料药是整个医药产品中污染最严重的产业。尤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发酵类原料药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水、粮食、电等资源和能源,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成为原料药结构的组成部分,大部分变成废渣、废水和废气。

  继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制药业确定为重污染行业之一,开始对医药行业特别是原料药企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之后,2008年环境保护部发布《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提高原料药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经过两年的过渡期,2010年7月1日起,国内现有制药企业和新建制药企业开始全部执行新《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新《标准》实施后,制药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现状如何?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立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制药行业为治理废水污染,在探索寻求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开展污染治理工程升级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经过不懈努力,污染减排已取得较大成效,并逐渐形成了一批针对不同类制药废水特点的水污染处理的专有技术和集成工艺。尽管如此,从目前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现状看,仍仅有少数原料药制药企业和大部分混装制剂类、生物工程类、中药类以及提取类制药企业的废水总排口能直接达到新《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制药行业污染治理难在何处?

  根据统计,制药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占2%。生产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几步甚至十几步反应,使用原材料数种,有的甚至高达三四十种;原料总耗有的达到10kg/kg产品以上,高的超过200kg/kg产品;产生的“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

  多年来,我国制药行业一直没有停止污染治理的步伐,然而其治理现状为何依然堪忧?使我国制药行业陷入环保困境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在环境保护形势愈来愈严峻的情况下,制药行业面临两大矛盾:一是污染治理的难度大与技术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二是企业污染治理成本高与经济效益低下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制药行业将陷入更加严重的环保困境。

  任立人向记者解释说,制药行业污染治理之所以难度很大,原因在于:首先,制药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种类多而复杂;其次,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小,其大部分物质最终成为废弃物,因而导致污染问题较突出。尤其是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水量大、组分复杂,废水中含有大量难生化降解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残留药物成分以及药物降解中间产物,碳/氮比例不协调,废水高含氮源并含有大量硫酸盐以及其他一些盐类物质等,废水生化抑制因素复杂,可生化降解性很差。再加上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结构布局不合理,不同的企业产品种类及生产过程不同,适用的处理工艺也不相同。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制药行业无论是废水污染治理的技术难度,还是治理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很大。

  另外,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制药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多数制药企业产品为利润低、污染重的仿制药品或传统低端产品,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过剩,其产业结构导致污染治理费用在产品制造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虽然我国制药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这些年来,医药行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建立起一套适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特点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体系,目前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太大差距,但在某些专有设备及材料技术性能水平上还有一定的距离。

  任立人说,目前仅有少数企业的外排口能直接达到新《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大部分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原料药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出水不能达到新《标准》要求的原因,主要在于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还没有突破,废水深度处理成本费用过高。

  ■制药企业如何冲出污染困境?

  制药企业现有的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能力与新《标准》要求存在着差距,企业亟须采取措施应对,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染生产工艺装备及企业将被加速淘汰。在新的环保形势下,制药企业如何才能冲出污染困境?

  中国化学(5.54,-0.08,-1.42%)制药协会副会长潘广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药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服务机构在各自的角色定位中付出努力,更需要各方合作,协同作战,以减少或根除制药污染。

  任立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系统,普遍采用的是常规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普通后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方法,根据具体不同的水质特性,其处理工艺及单元设施的形式变化复杂多样。通常一个设计合理、管理运行规范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般可将上万毫克/升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废水原液,用较低的成本费用处理至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医药原料药二级标准或三级标准。但将其废水在企业内部的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净化处理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或《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限值时,必须采用高成本的强化的物化预处理和后续深度处理措施才能实现。其处理过程所需的设施投资并不很高,但增加的运行费用往往要高于前阶段处理的数倍成本。因此,选择有污染负荷处理能力的二级污水处理厂接纳企业的一级处理设施出水,寻求两级污水处理系统的达标途径,是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首选对策。

  任立人同时认为,随着国家污染减排措施的持续推进与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企业为实现污染达标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已成为产品竞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产业与技术现状条件下做好废水的达标排放,企业应从污染综合预防思路上着手,通过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工艺水平、推动技术进步、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及布局,做好污染源头减排控制,优化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工艺(尤其是强化低耗能的厌氧生化工艺),提高废水污染防治的投资绩效;选择落实好可以深度处理废水的城市或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支撑环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留出空间。

  另外,随着行业废水达标治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现行的废水治理设施及其治理工艺已不能满足行业减排和水污染物控制新《标准》的要求,制药企业废水达标面临的形势严峻,也是目前我国制药工业水污染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合作途径,开展强化废水抑制物预处理措施和后序废水深度处理措施,开发高效、多元水污染因子控制与水资源化集成技术研究,为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而政府部门应做好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对企业的科学监管,投资建设运营好城市或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支撑环境,尤其是加大对环保不规范企业的监督力度,让“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痼疾真正得到根治。

编辑:姚森婧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