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湖南副省长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讲话

时间:2008-03-21 13:26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作者:徐明华

评论(

在“两会”刚刚结束的时候,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接踵而至。1993年联合国确定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94年水利部确定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此后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关注水资源的主题,2008年我们的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2008年“两会”的一个突出主题是关于民生问题。这不是巧合,这说明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改善民生呼唤水利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与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饮食安全、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民生,维护健康,必须发展水利。

湖南省水利工作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远不能高枕无忧,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民生的影响极为关键。如防汛抗旱方面,防灾减灾能力仍然薄弱,每年的水旱灾害仍然给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每年的山洪灾害中,因灾死亡的例子几乎年年都有;6000多座病险水库还没有全部得到治理,成为防汛抗灾时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农业灌溉方面,农田水利设施脆弱,粮食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水资源管理方面,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大部分河段水功能退化,饮水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还连续发生了一系列严重水污染事件等等。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的生活不仅需要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衣食无忧,还需要蓝天碧水。因此,水利不仅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为改善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步伐

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水利工作必须切实加快发展步伐,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水利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人人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水利厅党组已经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湖南省的水利工作要围绕健全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水行政管理四个体系开展,这一工作思路是务实的,也是符合省委、省政府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的。

水利工作要逐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防汛抗旱上坚持两手抓,实现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在水资源管理上,强调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突出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水利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好水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抓好当前水利工作

认真做汛前准备,抓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水情是湖南的基本省情,水患是湖南的最大忧患。防洪减灾仍然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加强督查,以扎实的作风,充足的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大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积极做好冰灾后的重建工作。抓住当前的重大机遇,加速推进洞庭湖综合治理。围绕解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区域和重点,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争取5年时间对湖南省现有的5621座病险水库进行一次全面的治理,加快32个重点县和1.8万个重点村的防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注重城乡供水水源的安全,抓好人饮安全工作。要采取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一是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要抓住国家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的机遇,整合资源,优先解决好1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抓好城镇水源建设。二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指标,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刚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同志发布了《湖南省用水定额》,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推行。三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四是加强枯水期水资源调度,维系河湖健康。

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节水减排。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清洁水源。要严格水功能区管理,根据河道纳污能力,加强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严格取水口、排污口的管理。继续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管理制度。加快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抓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示范点建设。加强水监控体系建设和调度。逐步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服务于防汛抗旱、水资源、河道、水土保持和水能资源管理的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用好四水和其他重要河段干旱期水资源调度系统,抓好全省重要河流水资源质量和主要供水源质量实时监测和定期通报。加强水生态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各类水利规划,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度。继续大力发展“四种水利”,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等项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水利经济发展,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水利部门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要共谋水利大计,共促水利发展,以水利的大发展来切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