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日,沱江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沿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经过26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我们最终夺取了“3·02”水污染处置工作的全面胜利。“3.02”沱江水污染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沱江水质污染从3月2日开始,到3月27日下午6时恢复供水结束,历时26天,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不仅对内江招商引资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而且对我市工业、农业尤其是餐饮娱乐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沱江水质污染事件中,我市沿江受灾乡镇32个、行政村266个;受灾单位和企业达7641个。初步测算,截至3月27日,我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多元。通过这次事故,使我们认识到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不要被污染的GDP和浪费资源的GDP。如何加强城市供水应急系统建设,随时保证城市供水安全有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及在供水实践中加以落实。
一、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形成供水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从机制入手应对突发事件“3.02”沱江水污染事故,内江在3月1日晚22时获得初步信息,当即采取了采集水样化验。3月2日凌晨2时经化验得知氨氮超标的确切信息。8时30分,市“3.02”水污染应急指挥部宣告成立。随即市委、市政府紧急启动供水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水污染期间城市供水工作。我市之所以能迅速、及时作出反应,没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主要得益于我们各级政府对供水安全的重视,牢固树立了供水安全意识,建立了报告评估、决策的体制和保障系统,制定了预案、预置举措,定期组织演练,形成并坚持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只有建立这种机制,才会遇急不乱,措施得当,有条不紊地处置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二、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突发事件供水应急预案,以预案为基础应对突发事件“3.02”沱江水污染事故关系80万人饮用水需求,城市无水给消防安全带来的巨大隐患,虽有兄弟城市的支援和运水车辆的输送,但也只能解决城区居民一日三餐的基本用水需求。3月3日,市“3.02”水污染应急指挥部果断决策启动《内江市城镇供水突发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开辟使用备用水源。
早在2003年8月,我市供排水总公司就按照省城镇供排水协会关于加强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系统建设、制定处置突发灾害工作的要求,根据城市水源和给水设施可能遭受到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也可能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破坏取水、给水、送水系统;在水厂运行中也可能发生因消毒、配电不当引起事故,以及区域性传染病等突发灾害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了科学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水污染情况,预案将小型水库五星水库和中型水库黄河水库作为应急的备用水源和第二备用水源,并周密地制定了几套开通水源方案。实际处置中,3月4日至5日仅用39小时就开辟使用了五星水库备用水源。此次水污染处置我市能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果断处置,是因为事先制定了完整科学的应急预案。实践证明,有了可靠可行的应急预案,就有了正确决策的依据。
三、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增大预案处置和实际处置透明度,聚人民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应对突发事件
此次水污染处置工作期间,我们很好地做到了预案处置的公开和信息的透明。在处置工作的不同时期,我们坚持以通告的形式将处置工作情况及应注意事项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告知全市人民,同时还安排机关、街道、社区干部分赴各居民供水区进行广泛宣传。连续二十多天,政府应急处置工作决策高度公开透明,媒体准确密集的信息传达,从而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并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事实证明,只有事先告知市民预案处置情况,才能没有对水的需求的恐慌、争斗,全市上下才能展现出“精诚团结、顽强拼搏、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水污染处置精神。而这正是战胜水污染的强大动力。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建设报)
编辑:全新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