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禹慧图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深度赋能水利行业应用

时间:2025-02-20 10:37

来源:大禹节水

评论(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大禹节水作为节水行业龙头企业,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核心,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随着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的问世,行业变革的浪潮汹涌而来。大禹慧图科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推动行业发展的机遇,以大模型在水利上的智能推理应用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大禹慧图科技以“潺水”为代表的系列模型,包含了水利传统的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洪水演进及淹没分析、水资源调度、灌区需配水、水工安全等内容,通过对DeepSeek的深入研究及自主研发,在本地成功部署和接入了DeepSeek系列大模型。这一举措为传统水利模型注入了全新的技术动能,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打造。

01 “小慧助理”完成信息多源融合

检索和模型自组织

此前,大禹慧图科技已成功将开源大模型技术应用于AI洪水预报和山洪、灌区、水文、水旱防御、水利工程等知识图谱的搭建。为进一步高效利用现有成果和模型,团队利用云服务+本地化部署的方式,采用DeepSeek系列模型搭建了通用“小慧助理”本地化应用,能够“听懂水利话”“会分解水利任务”“可调用水利专业模型”“可展示推演结果”“可驱动设施装备”。

image.png

【小慧助理界面】

02 DeepSeek大模型

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探索应用

大禹慧图团队探索了DeepSeek大模型在水旱预报专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在墒情预测分析、洪水预报分析、AI暴雨山洪预警、AI积水识别等应用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

(1)墒情预测分析

利用DeepSeek大模型针对10年墒情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和蒸馏,在此基础上进行墒情数据预测,根据DeepSeek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预测结果相对其他大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显著提高。

image.png

(2)洪水预报分析

利用DeepSeek大模型对30年洪水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蒸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洪水预报数据的预测,预测结果与传统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3)AI暴雨山洪预警

DeepSeek大模型聚合了多元认知知识,融入了预报方案、业务规则、历史场景数据和专家经验决策,并且具备自主学习优化的能力。随着样本数据的增加,它能够不断修正和优化模型参数,逐步提高识别分析能力,使预测结果越来越准确,使预警精度逐步提升,风险预警系统更加精细化。

image.png

(4)AI积水识别

利用实时视频数据获取的内涝积水场景图像大数据,通过DeepSeek大模型建立了针对城市道路场景的专业的分类泛化场景模型以及精准的积水识别层次模型。利用模型计算,推断各监控点的积水程度(正常、轻微积水、轻度积水、中度积水、重度积水),可以大大减轻城市防汛工作人员数据处理的负担,帮助用户提取有效的场景信息,为防汛人员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image.png

03 未来研究方向

大禹慧图科技未来将继续深化DeepSeek大模型在水利领域的应用,重点探索以下方向:

水利知识图谱建设:进一步优化水利数据多源融合渠道及融合规则。

问题溯源和智能解析:针对雨情、水情、工情等各种预警信息进行溯源分析,同时能够分析关联工程预警范围等相关信息。

数据质控:对水利数据做到一数一源,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编、合理性检查和相关分析。

模型率参:采用大数据蒸馏技术,根据历史长序列数据和相关因子,形成旱情预测、墒情预测、来水预报、调度分析、变形分析预测、渗流分析预测等应用,提升模型的预测预报精度。

方案拟定:根据水利常用业务场景自动生成相关方案。根据山洪预警级别,即时生成山洪防御方案、风险转移清单;根据预报来水及调度目标,即时生成水库调度方案。

文本生成和图表辅助:利用大模型生成文本,并根据客户需求自动生成标准化的报告和图表。

大禹慧图科技通过DeepSeek大模型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推动了传统模型的智能化升级,为智慧水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大禹慧图科技也将持续深入探索各类新技术应用,提升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等业务的智慧化水平,为水利行业创造更多价值。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