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以源养源”模式:看金山如何破局成为价值中枢

时间:2024-11-27 10:03

来源:E20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何峰

评论(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起,太湖蓝藻一直困扰着人民和政府。金山环保创新“以源养源”的理念和模式,通过将太湖蓝藻这一环境难题转化为高价值的生物质碳源产品,不仅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价值中枢,更在行业内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

01太湖蓝藻:生态之殇与治理之困

太湖,作为中国东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也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近年来,太湖蓝藻的频繁爆发却给这片美丽的湖泊蒙上了一层阴影。蓝藻的过度繁殖不仅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居民饮水安全,还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威胁到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传统的蓝藻治理方法多侧重于物理清除和化学抑制,但这些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且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例如,物理打捞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打捞后的蓝藻后续处理成本也很高;而化学药剂的使用则可能破坏水体生态,引发更复杂的生态问题。

02‍以源养源:创新理念的诞生

傅涛在《两山经济》中提出的价值奇点规律,这是两山经济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中价值创造和增值的关键点。价值奇点规律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通过构建特定的价值循环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价值的持续增值。这种机制能够在某个关键点或环节上形成价值的“奇点”,即价值的集聚和爆发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

面对太湖蓝藻治理的困境,金山环保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理念——“以源养源”。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将蓝藻视为一种潜在的资源,通过科技手段,将蓝藻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质碳源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有效治理。这也正契合上述的《两山经济》中的价值奇点规律,也是价值奇点规律的有效例证。

03‍产学研服: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为了实现“以源养源”理念的落地生根,金山环保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共享科研资源、联合攻关等方式,推动生物质碳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升级。2021年底,金山环保与北京大学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金山环保新型碳源联合实验室”,围绕新型生物质碳源的技术原理、产品开发及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其研发产品“京山碳”也由此得名。这一合作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品化进程,还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保人才。

04‍科技赋能:从蓝藻到生物质碳源的华丽转身

在“以源养源”理念的指导以及“联合实验室”的助力下,金山环保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成功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蓝藻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蓝藻收集、预处理、提取分离、产品制备等多个关键环节。

首先,金山环保建设了一套完整的蓝藻收集系统,能够从太湖中大量收集蓝藻。随后,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蓝藻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降低含水率。接着,通过提取分离技术,将蓝藻中的有用成分(如多糖等)提取出来。最后,利用这些成分制备生物质碳源产品——“京山碳”。通过高效的蓝藻收集系统,“京山碳”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碳源,具有高效、低碳、环保等优点。

05‍两山经济: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以源养源”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太湖蓝藻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名副其实的“两山经济”。

从生态角度来看,“以源养源”模式有效减轻了蓝藻对太湖水质的影响。通过将蓝藻转化为“京山碳”,减少了蓝藻在水体中的积累量,降低了蓝藻爆发的风险。同时,由于“京山碳”这类生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污染或低污染排放特点明显减轻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压力。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以源养源”模式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一方面,“京山碳”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以源养源”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为资源循环利用的提供有效落地参考。

06‍未来展望:绿色发展的无限可能

“以源养源”模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以源养源”的资源化模式正在以太湖蓝藻资源化利用为起点逐步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源养源”模式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以源养源”不仅为太湖蓝藻治理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更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