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资本寒冬下,外资环企的破局与重生

时间:2024-06-27 09:35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随着经济震荡加剧和行业持续下行的双重压力,环保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困境。“政策驱动、资源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浪潮,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每一位环企决策者案头亟待解决的课题。

近期,亚德环保首席运营官COO朱振鑫接受中国水网专访时,与我们分享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亚德环保的生存与破局之道。

微信图片_20240627093733.jpg

亚德环保COO 朱振鑫(右)

01伴潮生:与卓越为伴,着力高端市场

客户不仅是企业的稳固基石,更是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自成立伊始,亚德便紧跟国际工业巨头的步伐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他们的首选环保技术供应商。外资企业通常具备更为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高标准、严要求驱策着亚德锤炼出一套高于行业要求的“亚德标准”,也成就了其环保领域高端技术领军者的定位。

发展至今,“环境领域,高端技术领军者”已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亚德对自身追求卓越、坚持创新和严苛标准的不懈努力与坚定承诺。

作为一家有着百年传承的环保企业,“在我们专注的领域,要么不做,要做则力臻至善,超越客户期待。” 朱振鑫表示。

02追潮影:审时度势,在变化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亚德在中国的重点市场,横跨半导体、光伏、化工至全面固废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也折射出中国环保市场的变迁脉络。从初步探索到日益成熟,亚德始终专注于高端技术领域,为巴斯夫、拜耳(科思创)、赢创、英力士、威立雅、康宁、优美科、蓝星安迪苏、新和成、万华、华谊等国际和国内龙头企业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20多年来,亚德秉持“与卓越者同行,成就卓越”的理念,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业务方向,注重技术积累和客户关系的叠加效应,坚持以品质和创新为核心,保持市场敏锐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以成就更好的亚德。

微信图片_20240627093746.jpg

亚德集团业务分布

03立潮头:海外拓展的全球化布局与融合

近年来,面对外资投资放缓和国内市场内卷,许多环保企业将“出海”视为挖掘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突破口。从“走进来”到“走出去”,朱振鑫认为,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出海”仍需从长计议。

首先,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并整合自身的核心资源。以亚德为例,当前公司正对其环境事业部的各分公司进行一体化布局,涵盖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越南和中东等地。

在朱振鑫看来,得益于中国高品质制造、人才和经验优势,完善的供应链所打造的强大交付能力,亚德中国为海外项目开发提供了坚实后盾。东南亚团队则具有多元文化的特性,欧洲团队在语言及尖端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这种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和文化融合,使亚德在全球市场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持续巩固其全球化布局中的优势地位。

微信图片_20240627093751.jpg

04观潮涌:当“走出去”成大势,以“质”取胜是关键

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演变,企业也需灵活调整市场重心以抓住新机遇。于亚德而言,中东欧地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投资潜力。同时,中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亚德这样的高端供应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此外,东南亚,特别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对亚德也同样具有吸引力。

朱振鑫强调:“在开拓新市场时,人们往往经历认知的转变。以越南为例,最初中国摩托车因价格优势占据了市场,后因质量问题被日本摩托车所取代。而今,中国电动车凭借品质提升重新赢得越南市场的青睐,再次证明了品质的重要性。”

尽管东南亚市场对中国品牌持复杂的态度,但只要我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自然会赢得客户的青睐。中东市场亦是如此,尽管众多中国企业的进驻带来了竞争,但真正稳固市场地位的关键在于持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欧洲市场则更具挑战,需要企业具备更高的合规标准和法制意识。

因此,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坚持本心、注重品质,是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关键。

05趁潮势:助力标准建设,为中企出海“搭桥铺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未来十年将成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黄金时期。作为源自海外的企业,亚德希望可以乘出海之风,与环保供应商共同努力,一起走向世界。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