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同济环境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签约中心产学研合作

时间:2023-12-28 09:29

来源:同济环境

评论(

12月25日,同济环境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志伟,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德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清辉,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宫徽,同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翔,同济科技总经理骆君君,同济科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投资部经理夏洪超,同济环境董事长唐继承,同济科技党委会员、同济环境总经理张静晨,同济环境董事会秘书吴林林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签约仪式。本次签约仪式由同济环境总经理张静晨主持。

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王志伟、戴晓虎与唐继承代表校企双方正式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image.png

仪式上,同济环境总经理张静晨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同济大学长期以来对同济环境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区校环境领域产学研平台的建设是学校先进技术推向市场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创新、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基石。

image.png

同济环境董事长唐继承回顾了同济环境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他强调,本次产学研合作对同济环境科研与创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未来,双方将围绕项目咨询、科研协作、信息共享、社会资源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学科、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及产品化。

image.png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表示,既往坚持“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初衷,双方合作不设边界,实现了热水解、厌氧消化等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及产业化。现正处于行业发展好契机,依托彼此优势资源,通过双向赋能,打造合作新模式,继续深化在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协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工艺集成及品牌打造,以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成果,助力同济环境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德礼表示,将进一步梳理环境学院的技术成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双方联合研发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强化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image.png

同济科技总经理骆君君首先对同济大学对同济科技和同济环境发展做出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同济科技四大业务板块做了简短介绍。他表示,同济科技全力支持同济环境落实区校产学研合作,集中发力、重点突破,奋力打造区校合作典范,反哺环境学科的发展。同济环境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要实现在科技含量上增色,要“指标”、“技术”两手抓,争当同济科技的“科技”担当。

image.png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志伟首先感谢同济科技及同济环境对科技创新以及对环境学院学科建设的支持。他表示,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始终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提供技术攻关、技术支撑等一系列服务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服务于社会,以发挥技术创新的最大价值。希望双方依托产学研平台,形成企业出题、高校揭榜的产学研用互补优势。愿与同济环境一道,做环保领域新发展的答题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image.png

同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翔表示,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中亟需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是环保企业以产学研建设谋求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平台建设,突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同济环境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依托同济,服务同济,推向事业新高峰。

image.png

本次产学研签约对于加强同济环境与同济大学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后续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加快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公司高质量增长和校企共同发展。

image.png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