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和国际污泥处理处置领域面临更多共同的挑战,如双碳目标实现、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与循环经济等,在“2023(第十五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国内外专家、企业共同探讨污泥处理处置的新技术和新模式,从不同角度提出应对策略,推动污泥的可持续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康碧集团区域技术总监廖足良博士以“康碧热水解消化结合焚烧之案例及展望”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康碧热水解消化结合焚烧技术具有减少用地、多产沼气、没有恶臭烦恼、减少后续干化需求、减碳等优点。
廖足良
山路弯弯,30余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康碧集团经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89年从一个小项目的试验开始,到1992年成立公司,1994年才有了挪威的第一个项目。1998年在英国做了第一个项目,2000年的时候在都柏林做了第一个国际大型项目。2005年,开始做餐厨垃圾项目,2011年做了挪威奥斯陆餐厨垃圾项目,直到2011年,美国华盛顿水务公司的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康碧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最大突破,之后在2014年中国项目成功落地,这是在亚洲市场的重大突破。之后,康碧于2021年上市。
经过30余年发展历程,康碧集团不断做出努力,不断实现阶段目标,但仍然占全球需求量很小的比例,尽管在全球27个国家有88个项目,服务了大概1亿多人口,但相对全球市场的大体量和这么多的城市,康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热水解消化结合焚烧,实现整体优化
热水解可以整合优化传统厌氧消化,对于厌氧消化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能够大幅度减少厌氧消化本身所需要的体积,或者说提高单位体积处理的能力;二是通过热水解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沼气的产率,在相同情况下提高能源效益;三是沼渣的品质可以达到全面消毒,实现土地生态利用的要求。
在此前提下,整个系统就能够实现从能量到沼渣品质再到生态利用的目标。实际应用中,由于场地、标准或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污泥从热水解、厌氧消化到沼渣的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土地受限,那么,怎样结合除土地利用之外其他的方式呢?
首先可以结合干化,正因为前端的热水解激发了厌氧消化效率,提高了沼气的产率,使得系统的能源效率提高,有多余的沼气能源可以提供给干化所用,在有机质不太高的情况下,仍然有足够的沼气实现协同干化的需要。热水解可以使干化达到同样效果的时候,所需要的蒸发量减少一半,这对于后面的能源需求非常重要。
结合干化焚烧的话,给焚烧带来的效益就是经过前端更多的有机物转化,产生沼气之后,剩下的有机物量加后面的干固物量减少,所以焚烧量也减少了。
如果有现成的焚烧设施,相当于给它备用了一些焚烧能力,通过这个角度来实现整个干化焚烧与厌氧之间的有机结合,或者换句话说,热水解厌氧消化和干化焚烧不存在两个工艺的相互冲突问题,相反,这是一个相互配合或者相互优化的过程。
同时,因为有很好的产品——沼渣,所以在有土地利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开放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和焚烧会是一个相互合作的方式,能更好地把污泥最后的处置安全地打通,这是一个多途径的处理与处置、利用与策略解决的结合方式。
经过热水解以后,厌氧消化的罐体可以减少50%到70%,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用较小的占地实现较大的处理能力。
沼气生产是污泥消化最重要的收入。多产的沼气可以实现系统更多的平衡,在多数情况下,富裕能量可以用作发电或者提纯,作为其他能源利用。
热水解厌氧消化的一个独特特点是生物固体的优良品质。沼渣品质优良,包括土地安全利用的品质,如病原菌的杀灭,以及较好的物理性状,没有传统工艺下的沼渣那么潮湿、那么黏,也没有臭味。美国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政府官员都非常乐意接受,同时,沼渣也可以作为一种家用产品,用于家庭种花、种草等。
对于干化能力削减的需求,希腊项目是把后端的沼渣干化之后送到塞浦路斯进行处置,这就需要进一步减少量,增加热值,以便进一步用于焚烧或掺烧发电厂。干燥是需要能量的,通过热水解可以减少干化所需要的能耗,对于实现能量平衡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多产更多的电。
康碧集团希腊项目
如何结合焚烧实现污泥处理处置?新加坡与香港案例展示
过去,康碧集团完成了多个干化焚烧结合项目,廖足良以新加坡大士热水解协同消化干化焚烧项目,以及香港石湖墟热水解消化送焚烧项目这两个新项目为例,重点阐述了它们是如何结合焚烧实现整个污泥处理处置的?
在这个过程中,碳排放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不同的处理处置途径碳排放也是相当不同,在所有处置途径中,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最低,这是国际上公认的观点。将热水解消化焚烧对比直接焚烧, 可以实现碳减排70%,这对于整个系统碳排放的减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用地非常紧缺,为了处理污水,他们设计并建造了DTSS——深隧道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被DTSS收集后,进入到两个污水厂,一个在樟宜,一个在大士,规模都是80万吨左右,相对国内的污水厂,规模不算大。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