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过之后如果能做就要到第二层级——投入产出比,如果是自己完成,可以算一算财务收益;或者能不能借力来降低成本支出或者风险支出,这些都要计算在内。有些业务需要去现场很多人,不适合我们,就要考虑有没有合作伙伴可以帮我们来完成,然后我们取收益微笑曲线的一部分。产出的计算也非常复杂,比如研究部门做咨询业务的产出,要看这个业务是不是提升了研究力,比如水业、固废研究中心的这几年一些具体到项目层级的研究,对于咨询研究就是很难得的深入的机会,现在只做行业研究是不够的。
投入产出比的计算要看产出上有没有循环,投入产出的计算在我们脑海中要成为一个习惯,怎么借力减少投入?尤其降低不可控的隐性风险投入,是否有其他的产出?是在一年、两年还是第三年产出?是直接的经济产出还是三力产出?这些东西都要计算,这是乘法。
计算完乘法以后,人均生产率也是部门里面要经常计算的。我们在做一些定制业务的时候,生产率是一定要想的,各部门也要有人均生产率报价的计算体系。收益大于人均成本的是可以做的,但如果对“三力”,对于后面的产出没有持续贡献,只是赚一笔钱的问题,那我们不一定要去额外做这么多的定制化服务,因为它的产出没有别的,只是挣笔钱而已。
同样,在个人的选择上,也要考虑生产率问题,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不能天天996,怎么能比别人优秀?肯定在于学的东西上,在工作能力的培养上,要找到生产率比较高的部分,把自身的长板做出来。
第四点,就是生态限制因子。在生态学上,即使有丰富的阳光,丰富的水,树还是不能长大,为什么?可能就是缺铁,只要一克就够,它就是没有,叶子就黄了,树就死了。广泛意义上说,生态限制因子,就是影响一个公司,影响一个组织,影响一个植物、一个动物的因素可能是五六十种一百多种,但是直接制约它的生产状态、生长状态的,可能就是那一种,就是所谓的短板木桶理论,就那一个因素,比如微量的锌,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
生态限制因子在公司和个人层面要考虑什么呢?我们的业务收口到公司人力资源的瓶颈,有些项目只要能覆盖人均成本就可以做,但是如果收口到某一个人,而那个人抽不出来,生产能力就这么多,那这件事基本上就卡住了,这个因子就没破。公司要发展壮大,要把因子破了,做不到之前就要考虑平衡,平衡就是兼顾别的重要任务以后再回来算。
加减乘除做完正好是一个循环,不是说一次循环就可以,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有些东西没做过,可以做一次,但是效率计算器要在脑子里反复的转,它是一个循环计算的过程。
这样的想法在什么时候进行?工作在8小时之外,还是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琢磨,这样越做越聪明,作为部门经理,作为项目主管,就能够使个人和他的组织,变得非常灵敏和有效率,在这种思考中间,就能够带来个体的效益提升,带来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