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构建全球绿色低碳创新共同体|康恒环境与世界顶尖科学家们聊“双碳”

时间:2023-06-13 15:27

来源:康恒环境

评论(

  6月11日,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科学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康恒环境董事长兼CEO龙吉生博士受邀发表演讲,康恒环境研究院院长白力、战略与品牌中心总经理张国俊及多位研究员受邀参会。

1686644901117301.png

1686644928617959.jpg

  论坛围绕“科学引领绿色变革,携手走向碳中和”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并交流低碳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前沿科学研究、变革性技术等,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指引和创新动力。

  科学界翘楚齐聚,交流全球双碳前沿技术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既是中国对全球的承诺,也展现了中国绿色转型的决心。面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近20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资深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先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1686644967409973.jpg

1686644991419388.jpg

  “光催化之父”藤岛昭、爱因斯坦科学奖得主王中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院长黄震、沃尔夫化学奖得主约翰·哈特维希、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康恒环境董事长兼CEO龙吉生博士等嘉宾,先后就低碳能源转型与循环发展的变革性技术发表演讲与圆桌交流,探索双碳战略下的科学路径和成功要素。

1686645023739681.jpg

  固废管理“中国模式”探索,康恒赢得科学家们点赞

  康恒环境董事长兼CEO龙吉生博士受邀发表主旨演讲《科技创新赋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686645044281029.jpg

  龙吉生博士指出,在碳排放领域,废弃物处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大杀手。我们不止要关注城市“动脉”-经济活动,城市“静脉”-固废处理的碳减排同样重要

  针对全球碳排放形势,龙吉生博士给出了他的解读:从大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的碳排放强度确实比较高,但人均碳排放量包括生产性和消费性,真正要降低人均碳排放量,不仅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更要降低居民生活带来的碳排放,甚至可以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为了满足后者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目前,我国人均居民用电及生活垃圾排放量等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全球平均值相当。因此,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一定是“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1686645067820333.jpg

  龙吉生博士介绍了在固废处理领域,通过静脉产业园的模式,实现物质与能源双循环,将垃圾处理的碳排放降至较低水平。同时康恒环境还积极联合浙大、上海交大、维也纳工业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启动国家级重点专项“中奥项目”,解决全球行业的碳减排识别、监测难题,并通过改善燃烧减少碳排放。预计2030年,每年燃烧改善可减少碳排放超 500 万吨,而通过碳捕捉技术可减少2亿吨。

  同时,康恒环境不满足于垃圾的被动处理,更积极探索城市受益型的固废管理“中国模式”——用“静脉”反哺“动脉”,带动周边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低碳高质量转型

1686641577831206.png

  “目前,我们康恒每年能为全国人民每人贡献5度电,到2025年,我们预计将为每位中国人贡献10度电。我们将垃圾处理从被动地追求无害化、低碳化,到实现促进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希望未来有机会一起做点事,共同创造更洁净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龙吉生博士真诚而深刻的分享,收获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和科学家们的点赞。会后,院士们与高校教授们纷纷表示,对康恒环境的固废处理“中国模式”探索非常感兴趣,希望未来多多交流合作。

1686645094659049.jpg

1686645114507184.jpg

  未来,康恒环境将继续携手全球顶尖智脑,构建全球绿色低碳创新共同体,用先进技术推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气候管控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