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零碳排放达成!鹏鹞环保装配式水厂的进化之路

时间:2023-05-24 09:39

来源:鹏鹞环保

评论(

  近日,鹏鹞环保装配式水厂的第三代智慧产品——绿能未来水厂大放异彩,受到专业人士热议。无论是突出的外观还是高效处理的工艺,绿能未来水厂都精准的踩到了市场的脉点,第三代绿能未来水厂为何会受到期待与关注,阅读下文,您将找到答案。

  第一代装配式水厂

  制造替代建造,装配式水厂诞生

  打破传统污水厂只能“施工建造”的观念,使污水处理厂进入了“工业化制造”的时代。装配式水厂的第一代产品PPMI,从材料、建设模式上大胆突破,采用单元模块化结构,工厂化预制,现场集成连接投用。

  使用装配式制造的污水厂结构牢固、安装快速、拆装方便、占地小、寿命长、还拥有低碳认证,将污水处理直接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设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加上正弦波连续梁的板型结构,使整体平均厚度低于5毫米,在净水压5米的情况下,变形度低于千分之一,结构强度远超均厚15毫米的传统平板外加强框架结构。

  全自动智能化机器人制造,有效规避了人工生产的误差,而且焊缝质量高、连续拼接的精度准确,并通过抛丸提高了板材表面的结构密度,极大程度增强了板材的表面强度、抗腐蚀性以及美观度。

image.png

  第二代装配式水厂

  全装配化魔方式水厂

  装配式水厂的成功,让鹏鹞看到了智能制造的更多“可能性”和“灵活性”。如果整个水厂、连带工艺都能用魔方形式组装拼接,那么在所有的场景下,装配式水厂都不再受限。

  带着这样的想法,鹏鹞环保设计院再次深入研究,在PPMI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完成了第二代全装配化水厂打造,再次扩大设备的应用范围。

  全装配化的水厂不仅继承了PPMI单元模块化结构的全部优势,更将鹏鹞独立研发的水处理工艺包融入水厂之中,细化成预处理模块、生化处理模块、深度处理模块、污泥处理模块、风机模块、强弱配电模块、化验监测及管理模块等,各模块通过不同的工艺包组合构建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匹配实际应用需求。

  搭载工艺包的全装配化水厂,在规模上满足各类需求,灵活度更高。同时满足随时更换、拆卸、提标等需求,将各模块当做水厂的单部分零件,通过魔方形式完成重组再生。同时搭载MBR、深床滤池两种处理工艺,为装配式水厂提供更多需求选择性。完美解决了第一代装配式水厂池身受限的问题。

image.png

  第三代绿能未来水厂

  零排放达成,绿能未来水厂问世

  经由两代水厂的创新,在业界以为以达成装配式水厂的天花板之后,鹏鹞环保再次有了惊人举措。

  从实际运营的需求出发,嫁接光伏技术,利用太阳能发电结合储能,推出第三代绿能未来水厂,搭载PPMI技术和魔方建造方式的绿能水厂将实现能源自足、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实现零排放。

image.png

  01 最美水厂,仿佛置身公园

  绿能未来水厂在外观上就有别于传统水厂,全封闭的结构形态对日常管理及环境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洁、美观,外观构造极具时尚感,彻底摆脱传统刻板土气的印象。

  02 经济绿能,资源利用

  屋顶采用传统光伏、建筑体四周采用碲化镉发电玻璃,通过两者相结合,可达到发电自持率70%,同时绿电自用率高,可就地消纳,节能减排环境效益明显。配置储能后,可以实现装机规模最大化,避免弃电损失。

  绿能水厂还能提升经济效益,在资源回收方面做到了极致。首先水厂主体在PPMI技术下采用钢结构为主的装配式技术,低碳化建设,减少约73%的碳排放,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其次处理后的污水实现再生,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然后污泥通过干化焚烧,飞灰加工成磷肥,实现90%的磷回收,磷回收后产物可以作为建材的添加剂,实现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与绿能的多能互补实现污水厂能源自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设计、建造、运维、回收处置全流程完成零排放的减碳目标。

  03 高效处理,工艺智能

  在PPMI技术和工艺包的加持下,水厂内部设置成各功能单元,简化工艺流程,缩小占地面积,相同规模下,处理池容量减少40%,更低的能耗也将降低碳足迹/温室气体排放。搭载“物联网+云平台+移动化”技术的水厂,构建出新一代智慧污水厂运营管理的整体架构。实现全智能工艺模型的精准化运营、感知化巡检、设备自动化运维,无人化安全保障碍,实现水厂无人化(或少人化)运营。

  通过智能化控制平台,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氨氮优化控制系统、加药除磷智能控制系统、碳源投加智能控制系统等,完成精细化管理,节省能耗和药剂投加量。

 

  三代水厂进化之路,是水处理发展的过程,也是新技术时代的开始,在一代代更迭的技术中,鹏鹞将通过实际行动完成环保行业的新一轮开拓。

  以技术引领时代,为未来创造价值。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