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双碳政策下 企业的为与不为!

时间:2022-01-17 13:46

来源:辰于公司

作者:甘振宇 王浩然 刘海楠

评论(

一是来自双碳政策的直接的、表面上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到企业层面也会带来对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只是各个行业在时间上先后的差异和程度的差异。而中国大多数企业此前并没有相应准备,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不了解,缺乏监测自身碳排放的必要技术以及支持系统,减排的方向不明确等。A企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好消息是这些合规上的要求尚不会很快到来,但提前做好准备有益无害。

二是双碳带来产业链的深层次变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不破不立”的过程,意味着高耗能、高排放以及落后技术的逐步淘汰,A企业作为原料中间加工型企业,如不尽快转型,将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此外,上下游的变化、供需失衡,导致话语权向上游转移,下游的技术突破和转型甚至可能带来产业的颠覆性改变,对于A企业而言都是风险和挑战。

3.2 六大应对举措有序实施

碳达峰碳中和是必然趋势,企业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我们向A企业提出了六大措施建议来进行短中期内的应对,以能够在双重挑战下保持规模和盈利。

(1)战略:拥抱双碳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

由于对碳管理没有任何经验,A企业在总部层面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来评估双碳政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应对措施,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策略。

在战略方面,A企业将“碳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由公司高层作为小组领导成员,对企业的低碳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设定低碳工作的时间节点和目标,推动企业生产绿色转型。

在管理方面,在小组和战略部门的配合下,层层分解低碳战略,将减排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业务环节、各产品线,建立起全方面的“碳管理”体系,并将减排目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体系,确保企业上下一心,保障“碳管理”有效实施。

(2)研发: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

低碳转型本质上是技术的升级,高排放技术被绿色低碳技术所取代,例如在电力行业,火电逐步被风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所取代;钢铁行业的低碳减排中,低碳冶金技术正在受到重视,日本COURSE50计划、瑞典SSAB公司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HYBRIT)项目、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炼钢工艺ULCOS项目、德国Car-bon2Chem项目等以低碳炼铁为核心,探索低碳炼铁工业化的路径。

在经过对生产流程碳排放进行初步测算后,我们发现了A企业碳排放集中的数个生产环节,以及带来碳排放的生产原料,以此为基础和重点方向,我们建议A企业加强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对于一些高耗能原料,寻找新的替代品,逐个击破。

(3)生产: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

——积极布局绿色用电,加快清洁电力替代

电力是A企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来源,使用清洁电力替代能够卓有成效的降低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事实上,在水务领域,“水务+光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已经在推行,充分利用水厂空间的同时,光伏发电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电网用电,某水务项目的光伏发电能够满足水厂1/4的用电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显著。

——搭建绿色生产线,提升电气化水平,绿色包装等举措并用

一些已经被广泛使用、能够快速投入的绿色生产方式也是快速降低碳排放的好方式,经分析,部分方式的减碳潜力巨大,同样适用于A企业。在消费领域,绿色包装受到多数大型企业的青睐,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倡导商品快递包装上的绿色转型。提升生产过程的电气化水平也是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利器,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再次进化,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内容。

——携下游共建电池回收体系,大幅提升回收利用效能

循环经济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再生有色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生产的能耗、排放降低60%~95%(不同金属有所差异),尤其是金属锂资源等电池原材料本身储量有限,未来面临着枯竭的困境,循环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商已经在大力布局电池回收体系,以降低上游供应不足的影响,对于A企业而言,共同参与电池回收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4)供应链: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

一方面,由于上游供给收缩,话语权向上游转移,A企业要首先确保自身供应链稳健、稳定。当下大范围的“芯片荒”造成奥迪、戴姆勒、奔驰、丰田、柯斯达、通用等众多车企减产、延迟交付订单,甚至关闭部分工厂停产,甚至蔓延到消费电子等领域,充分说明稳健的供应链的重要性。有色金属产业链下游企业为了保证充足的供应,向上游延伸收购矿产资源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对于A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来自供应链的间接碳排放,包括企业上下游活动的碳排放,占到了企业总排放的 90% 以上。因此,对于所有行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必须全面地审视和理解整个供应链。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部分可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会极大增加碳足迹,企业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中都采取减碳行动,才能产生效果。不能在单独的“孤岛”中进行研究和采取行动,就指望取得成功。

(5)销售:持续扩市场、扩大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与下游企业深度融合谋求共同发展

A企业作为中间商,与下游电池生产商是合作伙伴,但也存在竞争关系,电池生产商新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带来需求的改变。A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及时了解下游需求的可能变化方向并及时调整,降低技术风险,谋求共同发展。

——加强忧患意识,扩张客户群,适时开辟国外市场

扩大客户群,开辟新的客户,规避大客户依赖症也是A企业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具体可采取丰富产品线、进入新业务领域、进行区域扩张、与主要客户进行资本融合等方式。

(6)品牌:绿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