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1(第六届)供水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大会进行了“2021供水行业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揭晓与颁奖,瀚蓝供水的产销差治理实践案例被评为“机制创新优秀案例”。
产销差率——衡量供水企业效益的核心指标
供水产销差水量是指供水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供水总量和收费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率构成产销差率。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供水规模日益增长,过高的漏耗不但影响城市运转,还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产销差率作为衡量管理效益的指标,直接反映供水运营企业的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漏损控制
目前产销差率低至8.87%的瀚蓝供水业务,也曾经面临产销差过高的困境。2014年底佛山市南海区供水市场整合后,由于南海区各镇街的水司管网运营情况参差不齐,管理基础薄弱、管网资料不完善等原因,公司整体产销差偏高,个别子公司的产销差率高达30%以上。
为此,瀚蓝供水以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为核心,在信息化应用、提高抢维修效率、提高计量器具精度、管网改造等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架构职能、强化绩效考核、分级控损体系、线上线下培训等方面大力推进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0年,瀚蓝日供水量超过130万吨,抄表到户率超过95%,在短短几年内把所有子公司的产销差率降至10%以内,是供水行业水损治理的优秀案例之一。
“仅从技术层面下功夫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瀚蓝供水总经理尹今霖表示,管理创新是水损治理的强有力保障。自2015年起,瀚蓝供水专门成立漏损控制工作小组,并通过管理创新调整组织架构和职能,按子公司分片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治理工作的责权高度统一,从管理架构上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瀚蓝供水总经理尹今霖代表公司参加大会对话环节,就优饮水与高品质城市建设、延伸服务与增值服务等话题,与同行企业进行探讨交流。
加强绩效考核,把漏损控制目标逐级分解到片区、部门、班组、个人,引导全体员工明确责任、共同参与治理工作。通过阶梯式提成的激励机制驱动,使员工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工作,为进一步降低水损作贡献。
公司每年举办各类培训、测漏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实地勘测、验证学习、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提升测漏员的技能和整体测漏水平。
智慧管网作为水损治理的基础保障
截至2021年上半年,瀚蓝有用DN80以上的供水管网4439公里,依靠以往人工巡检、人工分析为主的的运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为此,瀚蓝供水建立起供水管网微观模型,通过模拟停水影响、管道迁移影响等情况,为城市供水管理规划、大范围停水决策提供参考,提高供水应急及运营管理能力。
(DMA分区计量系统截图)
各级供水子公司基于管网GIS系统按行政区域进行内部一、二级DMA(独立计量区域)分区监测建设,全区共建成344个DMA分区,结合SCADA系统安装无线远传流量计1300余个,实时采集流量实时数据进行水量监测分析,通过每月对比各分区的监控总表与抄收数据、每日对比夜间最小流量,进行针对性治理。
在淡水资源日匮乏的今天,水损治理对于节约水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2020年,瀚蓝在佛山市南海区的总供水量达到47486万吨,供水产销差率每下降1%,为南海区节约近500万吨水资源。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