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中持股份: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廊坊龙河水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1-07-13 11:16

来源:E20环境产业圈层

评论(

E20环境产业圈层汇聚了数百家中国环境产业 中最优秀的企业,积累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行业案例。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2021中国水务案例专题,展示具有示范意义的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敬请关注!

廊坊市安次区龙河人工湿地管理中心

项目名称:廊坊市安次区龙河人工湿地管理中心

推荐单位: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EPC总承包+项目运营

项目所在地: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项目概况

龙河人工湿地项目位于廊坊市安次区龙河下游段,东张务防洪闸至龙河出境断面处,处理规模3万m3/d,工程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净化工艺。

项目示范意义

龙河人工湿地项目作为国家水专项示范工程,在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层面成功解决了廊坊市安次区龙河水环境问题,工程建成后通过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任务考核断面长期稳定达标,确保了龙河水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提升了廊坊市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廊坊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对廊坊及其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得到人民网、河北电视台等多家重要媒体报道。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龙河人工湿地项目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净化工艺,建有6万m2潜流湿地和2万m2表流人工湿地并配套提升系统、高效沉淀池、管理用房、用电设施等附属工程,并通过橡胶坝拦水,结合河道疏浚工程,形成2.4公里长,40米宽的蓄水水面,提升龙河水生态和水景观。龙河人工湿地通过将部分龙河水引至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改善龙河的生态环境和出境水质,使河道及周边形成一个水清、岸绿、动植物和谐生存的整体环境带,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2)社会效益

龙河人工湿地项目通过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大王务考核断面长期稳定达标,确保了龙河水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了廊坊市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廊坊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对廊坊及其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生态效益

龙河人工湿地项目实施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和环境效应。首先,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明显,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龙河水,水体COD、氨氮和总磷这三项指标值从进水到出水均有明显提升,且出水均保持在地表水Ⅳ范围内;此外,在人工湿地末端经表流湿地再次净化后,表流湿地下游端的两个考核断面水质的COD、氨氮和总磷指标值也均维持在地表水Ⅳ范围内,满足考核断面要求地表水V类标准。

其次,龙河人工湿地项目的实施,整体改善了龙河水环境和景观,提升了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预处理+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净化工艺。

(2)技术工艺/装备原理

构成人工湿地的三个组分—植物、微生物和床体填料在水质净化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关键性作用。潜流湿地上的植物扎根于床体填料中,水从填料间流过,床体填料为绿地植物提供物理支持,而植物根系的生长又将增进或稳定填料床的透水性。

(3) 技术工艺/装备特点

1)投资省、能耗低、维护简便。人工湿地不采用大量人工构筑物和机电设备,无需曝气、投加药剂和回流污泥,也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因而可大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至于维护技术,人工湿地基本上不需要机电设备,故维护上只是清理渠道及管理作物,一般人员完全可以承担,只需个别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2)脱氮除磷效果好、病源微生物去除率高人工湿地是低投入、高效率的脱氮除磷工艺,无需专门消毒便可对病源微生物大幅度去除,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入湖泊、水库或河流中,亦可用作冲厕、洗车、灌溉、绿化及工业回用等。

3)可与水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人工湿地可作为滨水景观的一部分,沿着河流和湖泊的堤岸建设,可大可小,就地利用,部分湿生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4) 工艺/装备流程图

 image.png

工艺流程图

(5)厂区/项目地/工艺设备照片

image.png

平面布置图

image.png

预处理-高效沉淀池

image.png

橡胶坝断面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