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全市入湖口前置库的规划、设计、建设,构建入滇河道的最后一道屏障。对35条入湖河流,采用“雨污调蓄污染物削减+河道措施污染物削减+前置库污染物削减”系统治理防范,最大限度地削减入滇污染物总量。
《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提出:
明确滇池水质治理的关键因子是总磷、总氮。
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所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测试,得出控磷稳氮的治理要求。
针对35条入滇河道,调整以往“单独考核水质目标”的策略,实施“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双控考核机制。
支流沟渠治理水质目标与主河道治理目标一致。特别是雨季雨污混流,面源污染的滇池重要污染源。
重点河道水污染治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河流)Ⅳ类,在旱季总磷、总氮尤为严格:总磷≤0.05mg/L,总氮≤5mg/L(冬季8mg/L)。
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以超极限除磷为主总氮挖潜为辅的原则,雨季多余混流水启动一级强化处理。新建污水处理厂均引入旱、雨季双运行模式设计理念,以应对雨季面源污染。
在主城区及重点河道周边建设调蓄设施,收集污染负荷较高的初期雨水,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在城区(二环以内)建设19座调蓄池,每座调蓄池容积1万-2万m³,在其它地区建设调蓄坑塘,近100万m³,收集7~10mm降雨量的初期雨污混合水,削减初期雨水污染。
在入滇河道入湖口有大量湿地,利用湿地,修建前置库,在滇池边再建一道屏障,实现雨季溢流污染的防控。
滇池治理支撑——治理技术
1、污染源分析
根据滇池水质状况、水体敏感、环境承载力低等特点,对入滇污染物来源进行数据分析。滇池流域本区入湖负荷是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为城市面源、未收集点源、尾水负荷。根据2016年滇池流域污染负荷入湖量统计显示,城市面源污染产生的COD在整体中占到了47%。
因此,削减城市面源、未收集点源、尾水负荷的污染负荷量,对滇池水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2、昆明雨季面源污染治理思路
昆明雨季面源污染特点是:雨污合流、降雨历时短、暴雨强度大、初期雨水翻坝、污染物进入河道排入滇池。下面是2016年,拍摄的雨季溢流照片。
针对雨季污染特点,梳理了相应的治理思路:
前端原位治理:建设调蓄池。利用原有地形特点,设计不同调蓄坑塘或者调蓄池。目前,昆明市新建设了62个调蓄坑塘,在雨季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初期雨污混合水收集的目标;同时对原有调蓄池进行挖潜增效,并制定了科学管理和应用机制;雨污水收集后,采用调蓄+处理设施提升水质的方法进行处理,就近处理就近排放,回补河道。
河道消减:指河道原位污染物的进一步削减。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河道内通过人工干涉,提高河道水的溶解氧。增大水体的自净能力。二是通过污水处理厂超极限除磷的高溶解氧尾水回补河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末端截污:利用入湖口附近的湿地,建设前置库。目前部分入滇河道在河道末端已建前置库,将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再排入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削减污染。
从治理路径上看,以削减入河污染物量为目标,采用6大治理路径:
滇池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岔沟水质提升示范工程
车家壁岔沟河道在治理之前,底泥没有经过清淤处理,河道底泥有一米多深,颜色发黑,气味发臭。本次治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对河道进行清淤,而是选择将超极限除磷的高溶解氧尾水直接回补河道。经过一个月之后河道底泥状态发生了变化:颜色由黑色转变成了自然颜色。
该项目采用的治理措施为:调蓄池清淤+生态调蓄+生态净化+科技治水+水质提升,支流治理完汇入主河道。
项目所用调蓄池是原有的废弃鱼塘改造而成。将废弃鱼塘清淤,增加调蓄容积;生态净化坑塘容量有八千方,分为九个串联池,形成梯级净化系统;初期雨水经过逐级净化,进入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河道。高富氧尾水的排入,提升了河道自净能力,对底泥起到了原位修复的作用。从源头解决了河道必须定期清淤及对清淤污泥二次处理的河道治理顽疾。
该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初期雨水与调蓄池的联动控制试验,总结出降雨量和水质关系曲线,找到了雨量、雨频与水质的时间关系。并据此得出工艺的最佳控制时间:制定出其日常运行最佳操作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雨季入河污染负荷。
项目在调蓄塘旁边建设了雨污混合水处理设施,采用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孢子转移技术作为核心处理工艺,出水水质TP≤0.05mg/L,TN≤5mg/L,在减少外排水污染物总量的同时,将初期雨水中的泥砂沉积在调蓄池中。减小了淤泥排入河道的总量,间接解决了河道内源污染对水质的二次污染。每年的调蓄塘清淤量可达8000吨以上。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