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水质提升为哪般?

时间:2019-11-12 14:04

来源:E20供水研究中心

作者:易知耳

评论(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信息化管理,搭建全流程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质动态;

2)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严格的审查以及奖惩制度

水质安全需要从四个方面去保障或提升,即水源地,水厂、管网以及用水终端,但是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对前三个环节进行了硬件、软件以及行为规范方面的把控,以此来提高自来水品质,但是很多地区对终端水的达标情况暂时没有硬性要求。这或许与二次供水接管工作的推进情况和终端用水的难可控性有关,在本文中我们暂且按下不提。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区已不将自己局限于让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更是提出了全城直饮的目标。比如,深圳市计划于2025年全面实现自来水直饮入户,上海市全市供水水质将于2035年满足直饮需求。

我们发现率先全面开展水质提升计划的地区大多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但是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地区之间的差异化不应如此明显。但是显然,在这场“龟兔赛跑”中,是“兔子”领先了。所幸这场比赛的意义不在于胜负,而在于两者都需要实现共同的目标,所以“乌龟”也需要跑起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供水企业为了提升水质的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这部分成本要如何收回呢?不得不说,这是个十分关键且不可逃避的话题。政府和公众都希望供水企业提升水质,提供优质的自来水。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水价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水价调整周期普遍较长,调整幅度有限,导致部分供水企业成本倒挂严重,并且一些地区在优质优价方面的尝试也不十分理想。供水企业无法从水价方面得到适当且及时的弥补,从而导致内在驱动力不足,造成水质提升工作道阻且长。而政府和公众在无法明显感知水质变化的情况下,便会对水价调整行为有质疑,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供水企业应学会主动打破僵局,有规划有策略地推动相关工作,手握成果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持续发挥自己的统筹指导能力,推进供水价格机制合理化,为人民谋“高品质”福利。

E20供水圈层将持续关注水质提升、优质水、直饮水等话题,欢迎各位积极留言,将您知道的优秀案例分享给我们。同时,也期待您将行业困惑传达给我们,我们将发挥优势,助力行业发展!

12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