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和推进,公众和环保行业也对未来有了更为积极的期许和想象。
不过伟大事业和目标的背后,一些重要问题却还没有被严肃地讨论:污染治理全面深入的经济支撑是否牢靠?资金怎么筹集调配和使用?怎样科学合理地投入,怎样评估环境建设投入的绩效……
眼下,环境治理在理念认识、决心行动上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公共管理、公共决策的重要内容,污染治理的投入机制也应在这一范畴下,进行科学、合理、长远的安排。
总体投入缺口可能达到两万亿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提到2016年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220亿,比2001年增长6.9倍。
治污投入的增长,当然是进步,但这个水平,显然还不够。
国际上,对于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有通用的考察指标:1.5%是控制,2-3%是改善。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达到两个或三个百分点,才能支撑环境质量改善。
我们从来没有达到2%,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以2016年为例,GDP为74.41万亿元,年社会环保总投入应近1.5万亿元,才能达到2%的下限。而当年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219.8亿元。按这个数值预估,差额近6000亿元。
考虑到GDP增速等因素,我国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投入应该约5万亿元,按照之前的投入强度,将会产生2万亿元的投资总缺口。
谁来弥补这个缺口?
当前,我国全社会环保投入具体分为三个部分: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中央财政的环境支出4734.8亿元,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9219.8亿元的一半以上;企业的环境投入为819亿元;剩下的是环保社会投入。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在环保方面,财政投入占比过半。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不算低,未来增长也会有上限(财政收入增速);近几年的工业企业治理投入也并没有显著增长,还略有下降。
那么,社会投入是最有希望增长的领域。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是后来的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大都是通过市场化进行大量社会融资实现的,也因此激发了环保产业市场的规模扩张。
吸引社会融资vs地方支付风险
近十年来,在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目前大部分的投入是通过BOT、PPP等方式进行的。
其运行的基础在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环保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信用链。其中,前两者对地方政府支付意愿和能力的信任,是这个链条的核心。
但是这个信任的基础,如今可能已经被动摇。金融行业、资本市场开始更为谨慎地评估环保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还款能力。
其中,地方政府是否能履行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各种费用,成为重要因素。而这方面的情形一直不乐观。
无论央企民企,环保企业被拖欠费用的情况都相当普遍。在水务企业,问题尤为突出:排名前几的上市公司,平均被政府客户拖欠的各种费用,达每年十几亿元。
城市供水、污水处理领域,尽管有收费基础,但由于价格和成本未能匹配,地方应收未能尽收,财政补贴仍然是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重要来源甚至是“大头”。
但财政补贴的支付和当地经济、政府换届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在一些中西部城市,成为企业不可控的风险。
而由于缺少运行费用,已经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在正常运行。而这也是资本不敢轻易进入农村污水市场的重要原因。
这几年大干快上的黑臭水体、海绵城市PPP项目,没有经营性收入,其建设、运行的资金基础全在地方财政上。而在眼下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下,这方面的风险显然已经被资本市场高度重视。
中央财政:补短板vs拔高个
这两天,关于黑臭治理财政要出钱的消息刷屏环保圈。三部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的通知, 2018-2020年,对入围城市,中央财政每个支持6亿元,各省推荐名额不超过两个。
2015、2016两年,财政部对海绵城市也有过类似规模的资金支持。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从海绵城市这个前例来看,中央财政打造的示范工程效应并不明显,反而在申请资金的导向下跑偏:过度工程化、简单粗暴投资的普遍做法,已经和总书记对自然理念的强调,背道而驰。
而黑臭水体治理,同样是一个从理念、设计、技术、工程、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不清晰、没共识甚至有空白的领域。这样短期、平均化的资金投入方式,是否能如愿发挥效用,笔者并不乐观。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污染治理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当务之急,才是中央财政该出手的地方。
一方面,污染治理讲求轻重缓急,讲求源头削减。比如,对于水污染治理,当前,工业园区废水治理的优先级就高于简单的黑臭水体治理。
另一方面,有限的财政资金要重在发挥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中西部城市的城镇农村水环境基础设施运行、工业企业专业治理等,就是亟待补血的领域。
下一轮投入:讲科学更要讲绩效
《武汉市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35年)》日前公开征求意见。继上海之后,又一个城市将城市水环境治理瞄向2035。今年以来,上海陆续制订了污水污泥、雨水排水等领域的中长期规划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目标宏大的规划中,有关基础设施方面的内容仍然是重点之一。其中,在管网、排水体系等方面策划了大手笔,为城镇水污染治理提质增效、补短板的政策导向展开先行探索。
不过,正如上海在雨水排水规划公示后收到的反馈意见所说:规划方案规模过大,工艺过程复杂,建设和运行费用高,自然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不强,论证数据不够充分,环境影响评价不够全面。
编辑:徐冰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