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九大学习之十二: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时间:2018-01-08 13:44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E20学习十九大小组

评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绿色发展理念,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性变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原来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不断追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还是以阶级斗争为主。改革开放后,党对我国的主要矛盾重新进行了审视,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解决温饱、摆脱贫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小平同志曾要求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任务,任何人都不能干扰它和冲击它。

历史的变革发展,让我们跨越了温饱,告别了贫困,快步走进了新时代。过去五年,我们党领导国家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走势,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建设不再以GDP为评判标准,不再以速度优先、效率优先为发展导向,而是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中国过去发展的重心、改革的重心,都围绕经济建设,很多东西都拿经济指标来衡量,很容易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事实上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粗放式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绿水青山造成了很大破坏和污染。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绿色发展理念,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性变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在我们行业里和社会上大部分人还是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思维主导,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环节之一,很重要,但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以经济建设为导向,而是“五位一体”综合导向。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改革的重心也应发生变化,从经济改革变为社会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特别提出六大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百姓冬季取暖、推进“厕所革命”,都是着力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更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才能在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的实践中,真正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附】E20环境平台学习十九大小组

傅 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陈 强 E20环境平台顾问

谷 林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主编

李晓佳 E20传播中心网站运营部经理

季 托 E20品牌营销部 副经理

李 伟 E20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师

相关阅读

之一:如何学懂、弄通、做实?

之二:党领导一切的权力从哪里来?

之三:新时代下,伟大的环保公司需要政治正确

之四:“两山论”如何掷地有声?

之五:中国道路能否引领世界航向?

之六: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党的政治使命

之七:环境产业是“两山论”落地的中坚力量

之八:创新必须以政治正确为前提

之九: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

之十:读懂政治,才能理解环境产业的政策和市场

之十一:环境产业要从成本中心走向价值

之十二: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