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服教授:科研应是企业带着学校搞,治污要疏不要堵

时间:2016-03-08 17:04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任萌萌

评论(

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在重视科研技术的环保行业,“如何争取国家支持搞科研”同样成为了焦点话题。2015年末,环保领域即有一轮对“科研与产业”的讨论,一篇大学教师质疑高校科研的文章(《别了,狗日的科研》)在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24小时阅读量即超过10000人次。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也曾表示,科技研发主导者应该是企业家,建议科技的需求应该由产业提出来。与此同时,众多企业也在不断成立或完善自己的研发机构,科研与产业的思辨可谓“愈演愈烈”。

对此,E20环境平台专访了关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申报、专研“纺织印染大气排放标准及检测技术”的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龚龑。怎样看待科研与产业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治污?龚龑都给出了颇具针对性的答案。

下文为根据专访实录整理,供大家参考。

企业带着学校搞科研,是科研本该有的状态

以前很多科研项目都不分配到学校,因为学校的科研往往是发论文、培养学生,没有办法去产业化,所以现在的科研就应该由企业来牵头做,这样往往就能实现产业化。例如,拥有活性炭产品的企业找到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想要通过进一步研发实现产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他们(企业)会从市场角度提出明确要求,研发到什么程度就能用于市场,他们(企业)有清晰的目标把控。

所有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科研是一样的道理,所有不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研,实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企业带着学校搞科研,这是科研本该有的状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的发布为科研与产业带来了两大最为明显的好处。

第一,新申报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改变:

改变了过去大学老师自己“想当然”式的科研情况——大学老师一半时间在教学,没时间调研市场,即使科研水平很高,也难免因为不了解市场而造成科研与现实“南辕北辙”的情况,就像当年对雾霾成因的科研,大牌学者的观点也可能经不起验证,而且这种“错误”往往被舆论放大,造成公众对科研的误解。

第二,能真正促成产、学、研的合作,因为企业作为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会非常注重把握主导性,讲究经济效益,一旦投入就务必要有产出,这会在客观上提升企业素质,而学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锤炼了科研能力又为企业培养了人才。例如我的研究生,基本都在相关领域的相关公司进行实践学习,这样人才扎根企业,研究成果也能在企业落地,对企业发展、学校科研都是非常有利的。

科研须立足产业,需先做“标准”

过去国家层面投资创新,不敢给企业钱,更多是担心给了企业以后挪为它用而不做研发,因为曾经企业多处在创业初期,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造成了企业与科研之间的很多“断面”。只有当创业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转变成创新型企业,追求创新,搞科研。自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了几十年时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以生存为主的创业型企业”转变为“谋求创新的创新型企业”, 愿意拿出钱来搞科研。

以纺织行业为例,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带动起第一批资本化工厂是做纺织,美国南北战争源起于争棉农,中国近代化崛起多数实业家都做纺织,当代的淘宝产品90%以上都是服装,“纺织”是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内容。中国目前1.7亿人的生活靠纺织,经济实力10%来自于纺织行业;同样,纺织造成的污染也非常惊人,纺织印染的污水量占到整个水污染量的百分之十几,而纺织废气污染是10%,更不必说在垃圾里面可能有将近1/3是来自纺织品,都可以再生资源化利用,这都是当前环保的重要部分。

我们在做科研项目有一项核心问题就是“纺织品分类”,例如一件废弃的衣服,内外面料不同,可能有涤纶80%、呢绒20%等等,如何有效再循环利用?有标准就能针对性采取下一道工序。像做饭一样,盐、油、酱油全放在一起,但是现在要把它逆过程去回收,就需要把每个环节都进行剖析,这必然要由懂纺织的人来做,才能有清晰的回收标准。

有了专业的、清晰的“标准”,纺织产业或环境产业才能有的放矢、条理清晰地治污或谋求循环利用。所以企业要参与科研,还是要找高校合作,但是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类高校来解决,我们就在从标准入手搞科研,立足产业,这样科研落地才能比较扎实。例如,我们的“纺织印染大气排放标准及检测技术”项目就申报了科技部的大气专项,现在是研究所、企业在共同参与。

环保需要细分专业化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上市的环保公司,有些做得非常成功,例如治水方面,碧水源、桑德,但是让他们直面纺织印染污水治理呢?对于市政污水处理手到擒来的环保公司,对纺织污水可能就要头痛三分,因为任何一个纺织企业用的化工化学品都是不一样的,处理起来千头万绪,与其说是环保治理,不如说是“某个行业的环保治理”, 所以未来的环保不仅要有清晰的标准化内容,更应该是细分化的、专业化的。

全世界的纺织有60%在中国,意味着世界上至少60%的纺织污染源在中国,如何治理?专研纺织品的北服有底气把握发言权。因为在纺织业里面,我们最懂环保,而在环保里面,我们最懂纺织,这就是我们的定位。纺织造成的水、固、气污染已经有很多环保人在关注,若治理,我们就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有企业可以拿到国家课题,那么我们可以先以技术顾问的形式帮助他们,之后等我们有了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做成了一个团队或者更大,那我们就可能再去独立申请国家层面支持的科研项目,而且这些都要与企业保持有效链接的状态。其实,我一直有个提议,纺织和环保两个行业需要成立一个“纺织品环保专业的产业联盟”,为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与专业科研力量牵线搭桥,互利共赢。

科研与产业的关系,应该是门当户对的,做环保就需要细分专业化。

治污靠疏而不是堵,税收应做调控杠杆

2015年很多环保PPP大单签订,大投入能否有大回报?需要慎重选择专业化的治污方法。在中国历史上有大禹治水,治水是靠疏而不是堵。治污是同样道理,需要有专业人士针对细分领域在生产环节就把污染问题减到最小或消除,而不是一味地所有污染统一治理。

治污需要“梳理”。污染源头如果是纺织企业,多者耗费几个亿,建个污水处理厂或加上最好的膜,但是如果用这几个亿来为纺织提升技术、优化工艺呢?往往治污的钱都来自于企业的纳税,如果从企业源头就从生产环节把污染的可能排除掉而进行工艺升级呢?把治理污染的钱反过来投资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污染几乎可以成倍减少,而治污成本也就自然下降了。

不要把环保单纯看成花钱的事,要把环保看作资源化的利用过程,而且,资源化是有国家政策补贴的。例如新车里面有味道,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要降低成本,所以就用油性涂层材料,其实就是纺织品质量不合格,中国当前没有标准,生产商就倾向用低端纺织品,所以味道特别大,会导致很多人不适甚至生病。但是,如果好的东西国家给奖励,差的东西要收税的话呢?污染的本质原因有两个,没有谁愿意去污染,多是经济利益导致,所以可以从经济角度进行疏导,如果把税收当成调控杠杆,你污染我重罚你,你生产环保我奖励你,那就有资源化空间了——环保税,在路上,值得期待——这就是核心问题,有了环保税,经济杠杆,治理就变成了必需的,就不是简单的成本概念。或者换句话说,过去是成本,现在是利润了。

例如,纺织印染里面有一种叫PVA的东西,特别难降解,是生化降解里面最难的,而一位纺织印染厂的老板就用一个巧妙的方法,把PVA变废为宝了:大家都是不断把PVA降解,他却把它浓缩在生产过程中浓缩,用PVA来做“上浆”,经过这样一个工艺就把上浆的PVA回收起来了,也变废为宝了。这也是对污染的一种疏导之道。

科研与企业的环保思维是有差别的。可能做环保的人认为,所有的COD都是污染源,要降解,而企业可能就会看COD怎么用起来会更高效。环保以效果为导向,结果为王,作为做应用研究的,要时刻谨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时尚本身也是环保的一种拉动力

“时尚”与“环保”,在科研氛围中存在着巧妙的联系,应对大气污染,不仅可以有“纺织印染大气排放标准”的课题,还有防大气污染口罩怎样更具穿戴性的研发项目。时尚本身也是环保的一种拉动力。

如果没有人们这么挑剔,也就没有这么多设计师,也就没有一个季节一个季节的New Look,如果一件衣服,把制作过程中的环境代价都标识在标签上,大家还会选择那些高消耗量的衣服吗?如果这样,只做科研是不够的,还要企业提供生产数据,生产一吨布用多少水,用多少电,用多少人工,这是标签需要的东西,而且,这个需要长久的过程——治理以后才有规范,规范以后才能算它的基准污染值,基准污染值再除以它的总产量,就是单件的总产量,然后再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如此看来,环保在纺织行业可以做三十年,而且越做越有意义,最后会形成,每买一件衣服就是在为环保做贡献。

附:龚龑简介

111.jpg

龚龑,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纺织印染大气排放标准及检测技术、拉曼光谱仪器的研发及应用、生命手性起源研究及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

自2008年进入北京服装学院任教以来,龚龑重点着手研究纺织印染行业的环保问题。例如,积极推动和参与到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标准《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任务;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任为负责人,全面协调开展制定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他对纺织行业的水、固、气污染治理都有专业研究与积累,并一直在推动纺织行业的环保化、节能化发展。

 

 

 

 

 

 

 

 

 

 

 


编辑:任萌萌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