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境人】陈效新:努力做留下来的十分之一

时间:2015-09-17 14:46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成苗苗

评论(

由于公司事务繁忙,陈效新与我们的见面约在晚上,他自己开车准时到达,提着公文包,看起来是刚刚结束工作。销售出身的他,总是很忙碌。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但第一次听他与博大的故事。

陈效新.jpg

明星销售直接当总经理

在宜兴环保行业里,陈效新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曾有一个“明星销售”的头衔。陈效新告诉我们,入这一行得益于当时宜兴有众多乡镇企业,与很多宜兴企业家一样,高中毕业的陈效新成功考入水处理工厂学习技术,上学期间成绩就不错的他顺利从工人做到技术员再做到车间主任,但当时的技术工人收入并不高,于是陈效新转做销售,他的人生也从此开始不一样。

当时的客户大多是兵工厂,外人很难进入,而陈效新以售后回访的形式与客户建立联系,几年的技术学习虽然没有给他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却为他吸引客户打下了基础。对技术门清的他出手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一个单子,此后他成了当时订单量最高的销售。到1994 年,镇上不认识陈效新的人也已经知道了这个名字,陈效新成了镇上公认的明星销售。

由于业绩突出,镇上领导推荐陈效新到宜兴党校学习,得知同去的都是“当官的”,陈效新毅然退出,“我不想当官”,他说。

放弃官途的陈效新很快得到第二个机会:1994 年,陈效新被调到宜兴市水处理环保设备实业公司担任总经理,销售员直接当总经理,当时还是不多见的。但这一去,陈效新便再也没有离开。1994 年改制,改制时公司亏损,而两三年后已经做到了全镇同行业绩第三的好成绩。明星销售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微生物菌种引领博大转型

1996 年公司转型,由原来的传统环保产品转向国际领先的环境微生物处理技术。

1999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国内亟待解决的高难度、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等瓶颈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2003 年,博大研发的“倍加清”特种微生物首次在上海宝钢含油废水中成功应用,解决了钢铁废水处理的国际性难题,从此在国内钢铁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无偿资助800万元,后来又延伸到石油、石化等行业。

最近几年,眼光独到的陈效新带领博大进入石油污水领域,用微生物技术取代加药技术,微生物方法每吨水处理成本只有几毛钱,而加药方法需要3 元钱以上,技术和成本的双重优势让市场很快接纳了他们,短短几年时间,博大占到石油生物处理业务的90%。

对于自己的技术,他很自信:世界上水处理首选的是生物法,我们的优势是菌种的筛选和配伍,现在有很多其他企业也在做,但是没有我们控制的好。现在提到微生物法石油污水处理,行业内都知道博大的名字。这也让他更加确定未来的博大将深耕石油污水领域,做国内石油污水微生物处理的领军企业。

在一个领域的执着让陈效新尝到甜头,同样也带来了挑战,他说自己进入了一个最好的领域也是最不好的领域。作为宜兴环保龙头企业,博大成为市里推荐的上市试点企业。但因为石油行业的垄断性,博大的业务拓展受到限制,至今也没有迈出这一步,“我们不上市主要是来了钱没地方用”,他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博大输在盈利模式的转型上,商业模式上”,但是,不服输的他也在积极寻求出路。

二次起航,瞄准创业板

石油、石化是相对垄断的行业,很多时候关系链的力度超过了技术,为人耿直的他不愿意攀附关系,“如果有人给我介绍,认识中石油中石化的领导,拿个几亿的单子不是很容易吗?但也许是性格所致,我不太会经营这个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机会。”交谈中陈效新十分诚恳地向我们表露了自己的心声。

另一方面,陈效新也在寻求资本的支撑,“宜兴环保企业与资本结合或与上市公司合作创造第二次辉煌,这个肯定是好的”,他认为一个企业只有进入开放的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早在2000 年已经完成股改的博大,正在准备二次起航,进入创业板。未来的宜兴环保企业估计要淘汰掉十分之九,留下来的是有特点的十分之一,对于宜兴的未来,陈效新
作出这样的判断,作为细分领域被行业广泛认可的企业,“我(博大)应该在这十分之一”,陈效新说。

企业简介:

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 年,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二十年来,博大始终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掌握了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环境微生物和膜法水处理技术,专业为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市政等领域提供水务及固废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涵盖了投资、研发、咨询、设计、制造、建设、管理、运营等在内的完整环保产业链,成功解决了多个污水污泥处理及回用的国际性难题。

编辑:成苗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