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第一现场】同臣环保:以深度脱水探索污泥处理处置极致化之路

时间:2015-09-12 09:14

来源:E20环境平台

评论(

9月11日,以“面向未来的污水污泥极致化之道”的“2015(第七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正式举行。会上,上海同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道广就超高压弹性压榨机在中国污泥深度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大家一起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未经发言本人审核:  

首先谈一下深度脱水领域的看法。

1、深度脱水是污泥处置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应该说含水率是污泥最终处置的控制因子。如果污泥的去向是卫生填埋,按照现有的技术标准,起码要达到60%的含水率。如果要进行堆肥,含水率降下来对堆肥也很有帮助。如果要进行焚烧,也需要含水率尽量低。

2、深度脱水有多种,我认为机械式的深度脱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比其它的深度脱水更有优势。因为它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从现有国内的应用水平来看,机械式的深度脱水是应用最广泛。而机械脱水是5到20千焦。占地方面也节约,更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可控性好。

涉及到污泥的深度脱水,极致化方向怎么走?

我的体会,关于核心设备我们也应该有新的研发和技术,更好解决这样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来讲,不管是现在的钢带式还是隔膜压滤机,或者是超高压弹性压榨机。除此之外,因为污泥处理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和不同的工艺部件结合,匹配,找到切合点,为大家提供好的服务。

希望我们今天对深度脱水方面的办法,也可以给同行一些帮助。

其次,介绍一下同臣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

这里,我准备从技术在项目中、在运营产品的前后端处理过程中所做的处理,以及和不同工艺的配套角度来分析。

脱水设备的发展,从压力来源可以分三代产品:一是板框式和厢式压滤机,二是隔膜厢式压滤机,三是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是靠自身压力进行压榨的产品,共有四大特点。

第一、第三代产品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提供了更大的压力选择。传统的设备从原来的0.6兆帕到2兆帕方面,深度脱水显得不足。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标准产品可以达到5到7兆帕的水平,满足目前深度脱水的压力需求。但是这样的高压力是否可以运用到前两个产品上,保证它的使用?我认为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二、更大的滤板设计方面,因为污泥腔容积可变,板间有压力差。如果压力比较大,板可能会承受不住。但是钢制的耐压程度是聚丙烯的10倍以上。因为新的结构,使压缩比,会比常规的更大。

第三,多进种/压泥工作的策略。我们在物料进泥、压榨方式有一些成功的策略,不同的物料情况下有不同的进料和压榨方式。比方说,进料的方式,希望通过压力和流量控制达到不同物料的不同需求。

第四,相应整个行业的要求,使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更高,满足进泥、压榨、拉板、反吹、自主卸料、高压清洗等操作,改善现场环境的同时,也便于故障的检修。

最后,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案例。

黑龙江省明水县一个小型化的项目,是常规的排污方式。设备采用了我们公司的小型化产品,处理规模为2万吨/天,污泥处理采用常规化学调质。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的项目,目前在建。

镇江新区的深度脱水工程,有一部分是化学处理污泥,业主要求不加任何药剂脱水,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分析,中试实验之后,我们接受了这个项目。剩余污泥和化学除磷污泥,直接脱水至55%的含水率。

深圳水务的项目,大家比较关注。这是深圳最大的污水厂,污泥量有800吨,一期供货是400吨/天,以前是填埋,现在是脱水之后制砖。除臭等方面考虑很全面,加药量小于150Kg,含水率小于50%。

咸宁市的温泉污水处理厂,是我们公司参与合作研发的项目,特点是80%的物料直接压榨,采用压滤机和超高压弹性压榨机结合,含水率40%以下。

我们希望更多和同行合作,同臣是开放的平台,希望技术、工艺各方面都有合作。

谢谢大家。

 本次论坛,E20环境平台正在进行“第一现场·直播报道”,更多精彩内容可直接浏览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论坛专题直播网页:http://zt.h2o-china.com/meeting/2015/shsypc/liveshow.php,或者关注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chinawaternet)“第一现场”栏目。


编辑:陈丹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