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6-06 09:23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傅涛
环境产业长期错配严重,在前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公司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业务交易,因为熟悉某个市长,熟悉某个环保局长,这个地盘的环保业务全部拿下,出现了一批大而全的万金油式的环境企业。全国三四万家环境企业中80%到90%的公司都是万金油式的公司,在熟悉的地盘上什么都能搞定,可以称为地域多元化。地域多元化的公司没有专业度,属于大众型的,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行业地位,这样的公司大量存在于环保行业。
大部分公司同质化,产能过剩,要走出去就得低价,这是供给端的现状。需求端反而要求个性化、多元化、效果化,这是明显的产业错配。
供给端是工业化思维,是大众思维,有一句话叫中国做什么都会做成白菜价。在供不应求的时代,批量供给就是法宝,中国生产的膜能把世界用的膜都包了。这是原来的供给思路,注重供给、注重规模。然而现在的供应需要个性化的,未来的市场是需要细分的,是基于用户的,是基于痛点的,是新供给的,是价格导向的,是为特定用户创造的。日本的马桶盖在中国能卖得很好,是因为它更加个性化,能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它可以卖得很贵。互联网化、国际化、资本化可以让你的小众产品被所有人知道,在小范围是小众产品,但是在全国、全球就可以做出很大的量。相反,没有特点的大众产品,只能把产品质量做得更好,价格做的更低,要不然没法生存,因为大众市场绝大部分产品都已经供大于求了。同样,伴随着环境效果时代的到来,环境需求越来越高,环境产业越来越细分,万金油式的环境企业将受到挑战。
环境产业原来的关系很简单,所有的第一界面都是政府,政府是企业的上帝,政府来一定要接待,政府关系维护是第一要务。当政府的行政权力被关进笼子,当环境需求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到位,万金油式的环境公司不再有前途。真正有前途的公司之间基于价值的协同,开始相互连接。纵深型的公司和平台型的公司,形成一种T字型的互补。有的公司就是做政府的第一界面,四周很多的服务机构跟它发生交易关系,这种稳定的交易关系就是商业模式,企业之间并非是非你即我的竞争,很多东西可以合作,从而产生新的增量。
我们正在尝试将环保市场切分成500个细分领域,我们发现60%的市场没有被识别,20%的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另外20%的市场是被扭曲的。同时,100%的市场需求都是没有被完全满足的,需求层次都是不够的,大部分需求都是在马斯洛需求曲线的最低点,勉强达标。环保行业是一个远远没有被开发充分的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但是80%的企业仍然要被淘汰的,万金油式的、属地多元化的小环境企业是没有前途的。环境企业想不被淘汰,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变革,需要创新。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翠芳 时间:2016-6-3)
编辑: 李晓佳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曾经负责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多项水业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两山经济》 、《城市水业改革的十二个问题》、《城市水业改革案例与实践》、《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