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完整版)

时间: 2017-02-17 15:32

来源:

作者: 薛涛

大学生进入职场以后,有一个逐渐修炼提升职业化水平的过程,而在此期间,迷茫、消沉、焦虑、亢奋、怀疑等等各种动荡状态间或有之。此外,按照马斯洛理论,大家都有个从满足温饱需求走向追逐个人成就感的过程,首先解决当期之急迫是一个人的本能,然而这个本能却未必会导向明智的判断。对一个个人而言,有一句名言对于年轻人面临每个职业选择节点时都值得谨记:“值钱比赚钱更重要。”在这个货币超发的时代,这点更加重要。

正因为如此,对职业发展规律有个更长远的认识,在个人面临选择时有个更有远见的评价准则,在个人能力培养上有个更长期的规划,在做候鸟(更频繁的跳槽)还是打井(相对稳定在某一公司)的选择上更明智的安排,对最终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两个人生节点的达成,就变得十分重要。

今天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太强很累,其实不强更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却一定很轻松。然而,轻松的当下会有未来的无聊或磨难来报偿。俗话说人要活在当下,本质上却是在未来的今日,因为持续的幸福感的基础是对未来前途稳定增长的预期。做到“强”确实需要不懈的努力,而本文中说到的“玩”,是为了在职场上做到“强”之外,还要做到“有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潜力。

本文整理自我(薛涛,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在公司年会发言,希望结合自身二十年在个人职业体验和组织管理上的实践,能告诉每一位年轻人,如何能够更好的抓住在一个成长的组织中的同步发展机会,伴随着个人能力的增长,跟上组织发展的步伐。本文上半部分重点从个人发展讲起,下半部分则更多着眼于组织需求中的个人发展。

一、将、侠、王,职场上的“兵”将成为谁?

传统职场,小兵总会成为将、侠、王中的一种,而新合伙人时代,却给出了另一个独特的选择。

(一)传统成长路径之“将”、“侠”、“王”

“将”、“侠”、“王”来形容个人职业成长方向的三个常见选择。初入职场,大家都是战场“小兵”。当随着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当然也考虑其选择的工作的性质,就会出现典型的三种方向的选择:

1、将:这属于大部分人的选择,在一家具有一定层级的“单位”,期初每个新人都会处于完全被管理的位置,伴随着能力和经验的逐年增长,部分人才被提拔,从小将到中将到大将。管理能力是在这个方向上很重要的职场能力要求,如果缺乏会制约他的职级的提高,即便是工作性质相对单纯的技术人员(比如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作将的管理能力这方面也往往会有助于其职业发展。

2、侠:如果这位小兵进入咨询、律师、金融投资等传统“合伙制”机构,也包括某种流动性很大的销售职业,他有很大概率启动了“侠”的职场生存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主要讲过硬的专业技能,口头表达、机会识别扑捉和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反而相对不突出。

3、王:创业之路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甚至说“一将成王万骨枯”。成功概率低,对选择这个方向的人,需要有惊人的毅力、野心和不服输的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有领袖的风范和责任感,还需要很大程度的运气。环保界有名的王,无论是湘军二文、弥勒彼得、不死之小青鸟还是才子国栋,哪一个不都是在战场上浴火而来,哪一个不都具备着敏锐的嗅觉、极强的野心和无比坚强的神经。

(二)新型合伙人之封侯机制出现

侠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职业类型,而能谋王者,则更是小众。那么,在漫漫职场芸芸众生中,大部分人从大学进入工作岗位,其中表现优秀的会知觉或不知觉的从兵走向小将或者中将、大将。然而,伴随着个人的能力增长和社会资源的丰富,在这个阶段,马斯洛理论的高阶诉求则将发挥更强的作用:在职场上必然会出现即使已经成为大将,能力施展空间和个人成就感胃口依然无法满足的情况;或者,更常见的,公司的发展所得到的收益,过于集中在王上,大将心态不平衡的情况将屡屡出现,这是我们看到很多骨干跳槽或者另起炉灶、甚至导致公司分裂的主因,影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即便没有将的离开,由于传统王将机制未能发挥将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只靠一个王来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存在决策风险和发展瓶颈。

E20较早在环保圈内施行的新型合伙人制度,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恰恰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可以将这类合伙人看成大将的升级版---“诸侯”。诸侯角色介于将和王之间,分享股权和收益,有高度的管理自治权,有与王共享的相对平等的决策权,也能激发合伙人团队的创业激情、优势互补、智慧迭代和创造力。所以,随着公司竞争的升级和管理创新,新型合伙人制度为新人在职场方向上,带来了第四种更合理的选择——“侯”。

1.png

二、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哪一个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兵”要求重点是战斗技能,“将”要求重点带兵打仗的能力,专业知识是一个“兵”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管理能力却是成为一个“将”的标配。

(一)知识只是敲门砖,专业其实是执念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因此我们努力读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前行,为了职场的敲门砖而努力奋斗。然而,当我们满心欢喜的拿着满载荣誉的证书,进入职场时,才发现一场战役刚刚打响。

专业知识是我们进入职场的一项必备本能,是标配,却未必是刚需。总是困惑自己的工作好像丢失了专业,是我观察很多新入职人员在心灵挣扎多年后才能摆脱的困惑之一,尤其是对于科技研发类的硕士以上毕业生而言,这种专业执念现象更加明显。其实,在大部分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工作需求并不需要那么多纯粹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在一生的职业发展中,选择与大学所学的专业渐行渐远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环保这类偏重应用型的领域。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