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7-31 09:17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在业务模式方面,BOT模式和房地产行业很像。比如某集团旗下建筑公司占据股份公司90%的员工,但只创造了集团10%的利润,剩下的90%的利润是集团旗下房地产公司靠10%的员工赚到的。两相对比,一定是房地产公司的人均利润高于建筑公司的人均利润,甚至高于100倍以上。
我国环保行业的资本化过程与PPP密切相关。PPP在中国大概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种是从2003年持续至今的PPP特许经营,第二种是2014年-2018年左右环保企业垫资的工程类 PPP项目。第二类是虚火,持续4年就开始破灭了,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是有问题的,无法闭环,它的大起大落其实没有根本性地改变环保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是一次不正常的能量巨大的扰动(详情点击:从国发43号文到财预87号文,探寻中央管控地方融资冲动震荡背后的主线;《财经》视频:薛涛谈中国式PPP的“前世今生”与“独树一帜”)。
环保行业黄金发展期以特许经营为载体,从2003年至今持续20年。根据住建部《2021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约2.07亿吨/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量达到约71.95万吨/日,这两项数字都位居世界前列。研究日本与一些欧洲国家环保行业发展历程会发现它们也有类似的黄金发展期,但是持续时间不像我国那么短。
总体来看,我国环保行业项目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由此带来接通资本化所需要的资金流量也在迅速猛跌。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例,在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处理需求的情况下,污水厂的运行能力在满配的情况下,未来城镇污水处理规模最多要达到3亿吨/日,就已经触到天花板了,而且这一处理规模很难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雨水无人付费且波动性太大。从预估规模来看,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5亿吨/日,基本上就满足了大部分城市的常规运行需求。
事实上,环保行业的商业模式当前已经到了快速衰减期,BOT的扩张已经到了生命的后半段甚至终点。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受益于这一模式的上下游都会坍缩,这是环保行业当前下行的根本原因之一,而PPP充其量只是一个扰动因素。BOT资源之枯竭之于环保及PPP五年的扰动三者的关系;很像当下土地财政模式衰竭之于财政及疫情三年的扰动的关系。PPP只是对应疫情三年的冲击,下滑的经济增速有更深层和长期的原因。
环保行业下行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下降。环保行业70%-80%左右的上市公司,本质上都是做BOT项目的,还约有10%的技术型环保公司是为这些做BOT项目的上市公司做配套服务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环保上市公司总体市值的70%-80%,并且绝大部分依赖于政府财政。随着房地产行业走向下行(注:这个是没有拐点的,具体原因可以详细看视频中内容的分析,不再文字化),地方政府收入减少,支付能力下降,依赖于地方财政的环保行业日子当然不好过了。
在过去几年,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能满足需求,再加上2014-2019年国家大力整治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市场充满资本泡沫,BOT能有超额利润分给上下游,环保公司赚钱很容易。但现在经济周期红利和市场泡沫都结束了,从业者必须面对环保行业发展下行的二十年。这无需惊讶,纵观中等发达水平以上的国家,环保行业都不是支柱产业。
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中国环保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基本结束了。
02未来,环保企业该如何破局?
环保企业未来该如何走?具体战略该如何制定?薛涛认为根据企业属性来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工程套利型公司必将衰亡。工程仅达到套利水平的工程公司没有技术含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走向尾声,城镇人口增速减缓,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渐饱和,房地产行业不再能回血,工程公司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回报率越来越低,工程套利型公司依托的基本模式就会失灵。当其中一些巨型建筑企业降低身段去做500万、1000万的项目时,就会进入低效率境况。人无法通过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所以工程套利型公司走向衰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E20将这一类公司称为C1,C1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将走向终局,或在未来3-5年间退出环保行业。
第二,重资产运营公司将小富即安。“小富”并非指小公司,而是指持有运营性资产的大型环保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财富增长会变得非常艰难。“即安”意思是这些公司的生存情况还是比较安稳的。它们的首要任务是将运营效率从技术到管理层面做到最好,一方面只有运营效率高,提升各种服务,提高政府、工业企业和老百姓的用户粘性,才能增强用户运营费支付意愿;另一方面,提高运营效率,才能花比别的企业更少的钱,赚更多的差价,这是它们未来要在市场上竞争的关键所在(详情点击:薛涛:四维集约,合纵连横—固废产业年度盘点)。
实际上,目前占据环保行业70%市值的做BOT业务的上市公司,与现代运营商场、超市的企业模式很类似,都必须依靠最好的用户体验、最好的品牌,以及性价比最优的技术和运营管理能力。超市之间也有竞争,它们依靠质优价廉的模式打败竞争对手,如家乐福打败曾经的许多小超市,然后再被沃尔玛打败,沃尔玛又被山姆打败。超市虽然每单赚得很少,但在下一个颠覆型模式出现之前,超市运营会非常稳定。(环保圈暂时还看不到具有落地可能的颠覆模式,外国也没有。)
如此,附着于这些环保上市公司的中小型技术企业也依然一直有活路,只要有金刚钻,就能揽到瓷器活。原因如下:
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将为2.5亿吨/日(城市固废领域类似),这意味着污水处理市场每天至少会产生2.5亿元的收入,污水处理是刚需,就像学校的学生必须吃食堂一样,这是稳定的、长期的收入。环保企业盯紧这一领域,解决提标改造、技术更新等问题,形成不可替代性,就能在污水处理厂运营方面争取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存量项目上永远有迭代的机会。所以中小型技术企业是有活路的,它们与做特许经营项目的运营公司共享一个运营收益市场。
2、市政项目中存在管网、固废循环等疑难杂症,政府最终还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意味着这其中存在环保企业的市场空间。
3、工业领域与之相关的环保治理问题市场空间很大。据统计,我国2022年生态环保产业全年营收约2.22万亿元,约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营收来自工业环保项目,百分之七八十营收来自市政环保项目。近年来,E20正在研究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因为行业内存在许多有技术专长的环保企业在市政环保领域业务扩展达到饱和之后,转攻工业环保领域,例如一些掌握膜技术、分离技术与有机物去除技术的企业。
编辑: 赵凡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