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18 10:38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与此同时,原先规划为十厂水源地的北京密云水库自1999开始,北京经历连年干旱,加上河北省地区的截流,密云水库库存大减,长期维持低水位。密云水库对于北京市,是唯一可长期取用的水源。如果十厂建成之后,密云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不能大量取水,将很可能导致第十水厂供水量远低于或取或付水量。(据媒体报道,2016年8月6日,密云水库蓄水量11年来首次突破12亿立方米。2017年11月19日,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达到20亿立方米。截至2021年8月24日,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约达到33.7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2002年,金州集团旗下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解德泉被调回北京,带领设计团队参与十厂项目,见证了当时十厂水源缺水的困境。他介绍,按照之前规划,十厂每年需要从密云水库取水1.5亿吨到2亿吨。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04年6月初,北京密云水库库存约为七亿立方米,比储水历史最高量30多亿立方米相去甚远。当时真正能够正常供水量仅一亿左右,其余六亿多是死库容。在那样的情况下,十厂从密云水库的取水计划几乎不可能实施。
用水量剧烈下降和水源不足,让要不要和能不能顺利建厂,变成一个新的问题。
金永祥介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建厂,无疑是一种浪费,对政府方具有一些风险。不继续建厂,外方肯定不愿意,不仅仅是安菱联合体,当年其他参与竞标的外方企业也可能提出索赔。所以,除非项目公司有能力完成融资,北京市政府不会愿意为完成融资提供额外支持。
而与此同时,2004年3月,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占用了部分十厂输水管道的建设用地,输水管道工程迟迟无法开工。
面对这诸多变故和延迟,以及对项目顺利实现的担忧,安菱联合体等不下去了。2004年7月,它们正式要求终止项目,并向北京市政府索要2000万美元的违约金。
作为北京市政基础设施改革的第一个国际招标BOT项目,项目终止不仅会给北京市政府带来一系列法律风险,也会对北京的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考虑到未来十厂建设的必要性,北京市政府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方法将项目继续推进下去。
这时,金州控股集团(下文简称“金州集团”或“金州”)挺身而出。
金州集团是美籍华人蒋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办的外资企业,最初的业务以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为核心,兼做设备代理。不同于苏伊士、威立雅等传统外资公司,金州集团从性质上来说,更像是具有外资包装的民营企业,在当时的国内政策下左右逢源。20世纪末,金州集团开始业务转型,逐步发展成中国水务行业有影响力的工程公司之一。1999年,金州集团参与了中国第一例经国家计委批准的供水BOT项目——成都第六水厂项目,并为该项目提供输水管道工程总包服务。同年,以其丰富的设备经验和工程优势,金州集团被安菱水务聘为项目总顾问,也成为十厂项目的指定分包商。
从1999年开始,金州集团就一直很关注和看好十厂项目。作为总顾问,金州集团亲历了项目的所有过程。不管在变故前,还是在变故发生后,金州集团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凭借着早期对接外国投资中国项目的经验,在工程和设备领域的探索与积累,以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安菱联合体决定退出时,蒋超决定抓住这个时机接手项目,以带领金州集团实现从贸易走向工程又走向投资的跨越。
作为安菱联合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金州集团积极斡旋,最终说服外方接手该项目——金州承担相应的赔偿,将项目继续下去。
03 北控-金州联合体接手 十厂项目或续写传奇
2005年,金州集团寻找到具有北京政府背景的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京控股”)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接手十厂。双方组建了联合体,开始和北京市政府进行谈判。当时北京政府安排法制办牵头,相关单位一起参与,谈判双方签署了备忘录。
金永祥介绍,2004年时值欧盟正式东扩。安菱联合体的退出,在项目诸多变化之外,也有企业自己想回防欧洲的考虑。而且,按照之前的协议,安菱联合体也没有如约完成项目的融资责任。这让北京市政府在规则上占了优势,可进可退。
事实上,在复杂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类似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博弈情况并不鲜见。根据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的介绍,项目背景的变化往往导致双方的合作无法按照招投标书或协议继续顺利履行下去。在拖延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都会由于各自的原因在协议执行方面形成一些瑕疵,而在双方的协议中,因为政府总体占据优势,社会资本获得额外赔偿的案例较少,一拍两散已经是不错的结局。
具体到十厂项目,经过多轮磋商与博弈,2006年,安菱联合体最终同意将2000万美元的赔偿款降至600万美元,并以股权转让款的方式支付,算作前期的投资补偿等。
2006年12月20日,项目重组交割签约仪式举行,北控-金州联合体正式成为十厂的股东。
2007年8月2日,北控-金州联合体与北京市政府正式签订项目的特许经营协议,十厂采用BOT方式,特许经营期为23年,由北控-金州联合体进行项目的融资、投资、设计、建设、拥有、运营和维护,其中建设期3年。
至此,持续了近十年的项目招投标阶段算是告一段落,十厂貌似开始步入实施的正轨。但由于这个特许经营协议本质上相当于当年招标的延续,为补办程序,当时项目很多边界条件无法确定,水价无法核算,水价只能暂定为中标时的1.39元,没做调整。
此时,项目的牵头方由北京市政管委变更为北京市水务局。为了更好地统筹与管控北京供水服务,北京市水务局希望引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下文简称“北京自来水集团”)加入项目。而北京自来水集团当时也有自己的想法。
张弥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派驻参与十厂项目的企业代表之一。为了掌握建设全过程,2008年年初,北京自来水集团安排她参与建设前期工作。2010年5月,北京自来水集团正式进入十厂项目后,张弥成为安菱公司副总经理。
编辑: 李丹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 绿谷工作室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