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12 09:35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李少甫、顾春雨
上午陈海滨老师的演讲中提到环卫一体化无论是城乡一体化还是业务范围的一体化,所有的一体化都不仅仅是市场化的扩大(推荐阅读→陈海滨:垃圾分类企业的定位与任务探究)。认真解读2014年的国发60号文(《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我们发现文中在这一轮改革以及增加市场机制配置作用的中间,有一个因素谈到了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运行,在2018年(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上的演讲中以“四维集约,合纵连横”为题具体描述过固废产业领域中集约化在四个维度上的应用(推荐阅读→薛涛:四维集约,合纵连横—固废产业年度盘点)。集约化和市场化两个概念交织在一起,才是现在行业内常说的环卫一体化概念。
上图中从多维度呈现了环卫一体化,不仅体现在中间端的环卫链,更体现在前端和后端之中,以近两年环卫行业的发展来看,一体化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简单来看,以中环洁为代表的传统环卫企业、侨银环保等以绿化养护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龙马环卫/中联环境/傲蓝得等以环卫车辆设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纷纷参与了环卫市场化运营。近年来这些企业纷纷在业务范围上进行了拓展,将城市中的管家服务统统纳入了现在环卫市场化的服务范围之内,称之为横向一体化。另外包括焚烧厂、填埋场以及湿垃圾处置厂在内的末端处理设施也被大型市场化环卫企业纳入服务范围,称之为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的趋势在2018年之后也愈发明显。但我们观察发现环卫企业对于焚烧厂的扩张还是较困难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年底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中还会详细探讨。主要问题在于末端处置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我们的影响力企业)优势及集中度非常明显。但是垃圾分类的开展,会给我们后端一体化提供新的品种,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总的来看,环卫一体化的项目一般是相对较高端的项目,也对信息管控以及装备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数据观察,我们发现环卫一体化项目一般体量较大,在过去三年的环卫一体化项目中,年服务金额在500万以上的项目占比达到了94%,而体量小于500万的项目占比仅有6%(见左上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环卫一体化项目中(以年服务金额计),横向一体化项目最多,占比达到92%,也就是一体化的趋势出现在城市管理服务的部分更为明显。纵向一体化项目相对较少仅有不足8%,横纵向加在一起的项目占比则更是凤毛麟角,占比仅为0.22%(见左下图)。
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分类(见右图),我们发现以启迪环境为代表的垃圾焚烧、污水处理为主营业务的A方阵企业在纵向一体化项目较多,以项目数量计包含纵向一体化的项目可达到该类企业环卫一体化项目的15%左右。纵向一体化项目包含末端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得益于优秀的资本运作能力,A方阵企业更易获得纵向一体化项目。其次是以北环为代表的地方环卫企业的市场化企业,纵向一体化项目占到其全部环卫一体化项目的近10%。地方环卫企业主要得益于其在本地的地方政府关系,更易获得本地末端处置项目,形成纵向一体化运营的实质。而其他种类的环卫企业承接纵向一体化项目则相对较少。
除了从数据上分析以外,E20研究院征集了环卫一体化项目的优秀案例。结合来看,我们认为优秀的一体化项目,与当地原有的分散式运营及管理相比,提升主要体现在上图中的六个方面: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产业链衔接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纵向一体化以及资源化中间的跨产业协作问题),区域统筹协同水平,两网融合协同水平(主要是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可回收物城市矿山网和环卫网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现有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是存量的车辆和人员管理的提升)。
从这六个方面的提升,我们挖掘了一批优秀的环卫一体化项目。包括北京环卫的宿迁市区的环卫项目在存量资产上和人员管理上的一些方法。
侨银环保,至今最大金额的区域一体化项目,官渡区的项目,由于它的区域面积非常大,在区域统筹协同水平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管理的提升。
类似的还有中环洁的黄山项目,与官渡项目不太相同,黄山生态环境非常好,乡村面积非常大,现在的城乡共治、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核心是对垃圾的管理。因为它对水源的保护是影响非常大的;在黄山环卫一体化案例上,与前一个案例对比,我们更关注的也是区域统筹,但是关注不同的是如何把城乡统筹管起来,如何把乡村的垃圾管好,避免对水源产生污染。
以及启迪环境蚌埠项目,启迪作为老牌的末端环卫公司,逐渐走到前端,全面覆盖环卫一体化。启迪环境在城市矿山领域也有自己其他的布局,在蚌埠项目中,在两网融合中做出了尝试,结合了一些互联网的手段,将两种物资流进行了整合,提高资源循环的效率。
这都是我们这次论坛评选案件中的一些典型项目,供大家参考。
环卫市场化中盘
对近年来环卫项目的总体情况分析(见左图),我们发现,无论从中标项目数量(见左图蓝色及右上图)还是中标金额(见左图橘色及右下图)方面来看,今年到目前为止,增速都在减缓(见左图黄色),甚至可能走向平滑。可以看到2019年9月,中标数量、中标年服务金额,均小于2018年,这也从数据方面佐证了大部分市场化环卫企业今年以来的压力感。
编辑: 赵凡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