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7-20 16:01
来源: 安信证券
作者: 薛涛
“水十条”是自新环保法实施后,国务院发布的又一非常重要的环境政策,为行业、为政府、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文件中,对江湖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来15年的治理目标。根据测算,按照“水十条”要求,完成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社会资本成为了很关键的寄托对象。因此也有分析认为,根据“水十条”及目前国家鼓励的方向来看,PPP或将成为企业参与治水的主流渠道之一。
近日,安信证券开展了围绕“水十条与PPP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话题探讨,特邀嘉宾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针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为具体分析探讨内容:
水十条中体现出了重视度优先级排序:强烈的指标化要求落实明确的情况下,有优先级和重视程度的差别。
其中有两个领域没有被落实到指标上,或者指标要求不够强化,力度不够大:
海水淡化。在成本不具备商业运行逻辑支撑的情况下,没有出现百分之多少的要求,建议保持谨慎。
地下水。缺乏商业模式,在水十条中提到地下水,是以减少恶化趋势为基础,地下水领域可能在监测或者局部的某些领域(如防控体系建设)有些机会,但是地下水领域在这次水十条中是被热点排除在外的。
水十条中城市水环境领域排到很高的优先级,主要体现在:
第一,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级别非常高,因为可量化、可追溯,这两个要素之下,会带来地方政府的投资驱动和购买驱动,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市场,是前面所说的除了工业、市政、再生水之外可以强调的市场;
第二,从整个改革逻辑来看,城市综合环境服务商(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河道等方面),有可能在PPP下脱颖而出;
第三,从技术领域来看,膜领域是水十条出台后,直接受益最大的领域。还有重资产类的投资运营商,从简单的BOT走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公司会得到短期的利好。
薛涛认为,对水十条的解读,需要结合财政部发的政府财政承受力评价的文件。财政部规定只有10%的金额可以拿来购买PPP下公益性的公共服务,按照这个理解来算,上限是14万亿(地方一般公共支出预算)的10%,是1.4万亿,大概可以换来14万亿的投资额,个人认为落实2-3万亿是比较正常的状态,2-3万亿的额度中间还包括保障房、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土地开发等等,留给水十条多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水十条中的一些重要要求,比如公众参与,地方政府要排名,落后的十名要被剥夺某些荣誉称号、要被公示等,这些使得地方政府更愿意出更多的资金在购买PPP服务上,去倾向于购买环境修复类的服务,这些将决定2-3万亿会留给环保行业多少钱。
水十条给细分领域带来的机会总结:
第一, 相对弱势的是海水淡化领域和地下水领域。
第二, 相对强势的领域包括:
1)工业污水领域。排放指标会不断加强,利好工业EPC公司,但是技术要足够好;
2)市政中水回用和提标领域。毫无疑问,膜技术和膜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会得到很多利好;
3)城市的水环境领域,会得到很大的利好。在水体修复加上城市水环境方面,能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且投融资能力强的企业会得到利好;
4)监测领域也会有所利好。
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就水十条涉及的具体内容及PPP的推进等问题,安信证券与薛涛展开了深入对话。
问题1:工业水领域做EPC的公司在做PPP上有短板的原因?
薛涛:从E20环境平台观察环保企业30年历史来看,国企容易在技术上有短板,私企容易在资金上有短板,私企的资金链比较容易断掉,所以在做PPP的时候融资能力容易跟不上,最后导致崩盘;
但国企相对比较呆板,环保技术由于细分领域非常多、非常碎,而且经常根据国家的要求发生很多变化,另外原创技术和山寨技术层出不穷,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对国企来说适应上比较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万多家环保公司里,真正的国企公司占比非常低,但是如果加上市政公用的环保公司,国企占比就比较高。
所谓市政公用,包括投资、运营公司,那么这部分国企是擅长的,包括集团国企,如果把这部分公司去掉,只算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公司,私企占了绝大部分,这是我们观察的一个行业规律。
私企和国企在做PPP中间,如果是一个对PPP很有经验的私企,比如碧水源(很善于通过资本市场的逻辑来展开PPP的推广)、康达环保(在BOT有着十多年的摸索,非常了解跟地方政府沟通的机制等),这些公司去做PPP风险较小,尤其上市以后风险就更小了。
但是换另外一类,主要做工业污染的公司,用户是工业企业,当他们做PPP的时候,他们的用户是政府,资金的需求不同、逻辑不同、用户的行为方式不同、追欠款的能力不同,相对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那么,在环境修复领域、重资产领域和PPP领域发展得比较好的公司主要有几类:
第一类,解决了融资的问题,而且比较适应政府购买的市场的私企。比如碧水源等,做膜技术,主要用户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下面所控制的排水公司的污水处理厂,做市政设备,很了解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做PPP非常适合,而且上市后,创业板的PE高,融资成本低,也支撑了其在融资短板的不足;
编辑: 任萌萌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