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
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
—苏州运河(宝带桥至觅渡桥段)两岸景观规划案例
俞孔坚 张蕾 周菁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北京,100871)
摘 要: 规划方案通过从历史、区域及运河景观文化等角度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保护和发掘运河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活力的滨水区、构建城市的绿色通道这三个基本目标,实现了体现苏州新园林特征、彰显运河工业文化景观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运河;景观规划;苏州
New Suzhou Gardens:Canal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Corridor
----Suzhou Canal(from Baodai Bridge to Midu Bridge) Landscape Planning
Yu Kongjian Zhang Lei Zhou Jing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 By the detailed analysis on history, regional context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Grand Canal, three goals were defined, to preserve the industrial cultural heritages, to achieve lively waterfront area, to build a greenway for the city. Under these goals, the proposed plan achieved a new style of Suzhou gardens.
Key words canal; landscape planning; Suzhou
规划案例位于苏州古城东南京杭运河故道畔,北起觅渡桥,南至澹台湖运河转折处,河段全长约3.35公里,两岸各宽约100~450米,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10公顷。该河段原为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护城河的入城水道,是水上进入古城的前奏。
1规划背景分析
1.1运河线路变迁
本区河段所处位置,为1985年以前京杭运河入苏州市故道。1985年,为疏通运河航道和保护古城,苏州市另辟新河,使本河段不再属于运河主航道。随着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实施,本河段将禁止货运船只通行,逐步成为以休闲旅游为主的河道。
1.2城市总体布局变迁
明清时期,苏州城市建成区的范围基本为苏州古城城墙以内。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在盘门外的青旸地开辟了苏州历史上唯一的一块租界地,成为苏州近代外资和民族工业集聚的区域;1908年沪宁铁路苏州段的建成通车,使苏州城北也成为工业集聚的地区,形成苏州市向南北两方向扩展的趋势。解放以后,新的工业布局依托老的工业基地,依然延续了这种格局。随着1986年苏州高新区的建立,1994年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又形成了苏州市以古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翼扩展的新态势,而城区内的原有的工业则逐渐向工业园区和外省市迁出。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规划场地经历了从城郊荒野、到近现代工业区、到目前面临衰退和更新的一系列转变,记录了苏州城市发展的轨迹,它们是不应被抹杀的城市历史记忆,新的规划应避免大规模城市开发可能对其造成的破坏。
1.3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变迁
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苏州城市原本完整的开放空间系统逐渐破碎化,失去了与城市的联系。在新的总体规划中,苏州建立了由多个大型的城郊绿地构成的“四角山水”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格局。在未来,随着城市绿地系统格局的完善,建设联系城市内部、城市与郊外大型绿地间的绿色通道(greenway)将成为重点,使开放空间系统逐渐走向网络化。
在这样的网络体系中,本次规划的场地正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的绿色通道,联系着城市与澹台湖城郊生态绿地,具有生态保护和休闲游憩的重要作用。
1.4苏州运河景观专题分析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小桥流水式的水巷景观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历来最为人们所重视,而对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运河景观则缺乏挖掘和深入理解,这无益于传承历史,因此应在规划中对运河景观深入理解。
1.4.1历史上的运河景观
在清乾隆年间由苏州人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中,恢宏的展现了明清时期苏州古城外阊门——盘门间的运河景观。
其中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特征:(1)拥挤熙攘的河道——帆樯云集的运河,容纳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同一个流动的城市舞台,集中的展示了城市的社会风貌;(2)繁荣的滨水地带——运河作为当时的交通干线,两岸成为商品、物资和人员的集散中心,成为城市中最有商业活力的地区之一和重要的公共场所,是城市景观和生活的界面。
1.4.2近代和当代的运河景观
在近代江南地区的工业化历程中,运河沿线以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了近代工业集聚的主要地区。
解放以后,以这些老的工业基地为基础,沿运工业带不断得到扩展。从1950-1970年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国有企业,到80年代大量兴起的中小型乡镇工业,从最初的以粮食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到目前主要以钢铁、电力、水泥、物资储运等门类为主的工业格局,沿河工业带在时代的变迁和种种新交通方式的冲击下,经历了不断的转型和调整,始终保持着活力。今天,运河上依然船只来往如织,只是两岸景观已与《姑苏繁华图》中的风貌大相径庭,工业、仓储、港口码头成为运河两岸土地利用的主体,塑造了新的运河景观。然而,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缺乏“美感”的工业仓储景观背后,却记录和见证了苏南地区近现代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历史,真实的反映了运河在不同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容置疑的成为近代和当代运河景观的典型代表。
1.4.3目前运河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1)河道和滨水区的功能定位单一:对运河所具有的交通运输潜力开发不足,造成水面空旷、船只寥寥。交通运输是运河景观的灵魂,繁忙的交通带来无限的商机与人员的往来交流,成为运河和滨水地带活力的源泉。在已没有货运功能的市区河道中,应充分发展水上的客运交通,提供水上巴士、水上Taxi等多样、灵活的交通方式。
对滨水地区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开发不足,过于偏重休闲游憩功能。滨水地带本应如城市主要道路的沿线,是城市中功能混杂、充满活力、最具商业价值的地区;同时,作为城市中难得的开放空间,它也应成为重要的公共场所和城市舞台。而目前的改造模式仍以大面积绿化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单一,缺乏足够的文化娱乐、商业等公共设施,难以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与商业活动的中心。
(2)设计手法单一:目前沿用传统园林绿化的手法重塑运河景观,失去了运河本身的特色。亭台水榭和草坪绿带并不是真正运河景观,它们不能反映运河的特色和历史风貌。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物流仓储和工业生产构成了运河及其沿岸的主要功能,它们塑造了运河景观,体现了运河的特色。应当从真正的运河景观中寻找设计语言,研究相应的城市功能组合,融入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更为多样化的设计手法。
2规划方案概述
2.1基本理念
2.1.1设计主题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
通过对场地现状的研究,场地具有大量体现运河工业文化的景观元素,包括运河畔较典型的工业仓储景观,部分重要的近代工业史迹,以及规划将涉及的后工业时代产业用地的转型、生态恢复等,都为场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工业景观本身的地块镶嵌格局为素材的组织提供了基本的结构,它们形成了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块构成的景观长廊,恰可以借鉴苏州古典园林中“园中园”式的空间分割方法,但是这里的“园林”却具有了新的图底内容和功能,它以现代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为“底”、以近代以来的运河工业遗产为“图”,以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生态文化休闲、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引入了不同于古典园林的新的设计语言。
2.1.2综合目标
保护和发掘运河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活力的滨水区、构建城市的绿色通道是方案的三个基本目标。
2.2方案的空间组织与形式语言
2.2.1整体空间概念:园+岛
这一概念来源于场地自身的特征。场地西岸以大小不同尺度的工业园林,构成工业景观长廊;场地东岸则演绎油库、堆场景观的圆形主题,以圆丘的变形构成一长串岛屿,岛屿之上为服务周边社区的公共绿地,岛屿之间则形成更多小的水道,使船行运河的体验更为丰富。
由此,场地的东西岸在保留了整体秩序基础上,获得了形式与空间的对比,
2.2.2空间的组织:纵向的廊道
作为沿运河的狭长地带,场地构成了联系南北的廊道空间,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绿化都要求纵向的连续性,因此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纵向条带——自行车道、步行道、林带、商业设施带,它们随不同地段产生交叉、编织,成为方案空间组织的基本元素。
2.3方案的总体布局
2.3.1基本框架
方案以3条连续绿带构成基本的规划框架。在廊道外侧东西两岸各布置宽度35米左右的连续绿带,成为廊道与城市空间的绿色缓冲区,在林下布置连续的自行车道,并穿起一系列林下的活动空间,保证这一边界在视觉和功能上的开放性。在场地西侧的岸边布置连续的步行道,并结合不同的地段有曲折变化和断续开合。
图9基本规划结构图、功能结构图、总平面图
2.3.2与功能
图10.面粉厂设计方案
②由苏州化工总厂构成的主题公园。采用就地和挖掘—堆置两种处理手段,种植和引入
(1)西岸
在基本框架中填充功能,在场地西岸形成了如同夹心饼干式的结构,不同主题的场所和公园,被两条绿色廊道所夹。从北到南依次是:
①以太和面粉厂、苏州海关旧址为主体的近代工业博物馆,以及由太和面粉厂滨水码头构成的临水商业、餐饮设施。它们一方面是收集、整理、展示苏州近代工业史料的博物馆,另一方面在其中引入休闲娱乐、商业餐饮等功能,如茶馆、酒吧、画廊、会馆等,构成具有怀旧气氛的历史地段,使博物馆的概念得到拓展,融更多的复合功能于历史教育中。
②具有吸收、分解污染物功能的植物和微生物,展示土壤的生态恢复技术,并形成具有观赏性的专类植物园,开展环境教育。
③湄长河南侧滨水商业带。湄长河是苏州南部城区重要的生态休闲廊道,目前被定位为联系苏州新汽车站和运河的滨水步行商业带。因此方案围绕着湄长河与运河的交点延续并增加商业、餐饮设施,形成滨水商业带。
④袖珍工业园林系列。从湄长河以南的苏州塑料三厂到苏州染料厂的这不到1公里距离内,分布着5家工业企业,这种小型工业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特征。目前随着城市总体布局的调整,它们全部面临搬迁。为了能保留这些独特的场地记忆,规划用一系列袖珍工业园林来记录现有的这种景观格局,在每一个小的花园中,用现代的景园设计作为背景,保留、收集该处工厂原有的厂房和生产设备,将它们再利用做景观建筑和装置、雕塑,诠释从工厂到园林的转换历程。
图11.袖珍工业园林设计方案
⑤城市入口,乡土花木林带。场地南段南临澹台湖大片的半自然湿地,处于市区和城郊的交接部。在未来的规划中,这一地区事实上构成了从城区到郊野的过渡地带,处于从京杭大运河进入市区的入口。因此方案认为在此应以简洁、疏朗、自然的环境引导人们完成心理的转换。在这一地段,方案原有的两条基本林带分解为多条纵向的林带,形成以不同的乡土花木构成的多条通道,引导人们到达城市或进入郊野,在场地的南端,林带完全溶解为自然形态,与京杭运河滨河绿带融为一体。
(2)东岸
①邻里公园。该地段目前已建成大面积的居住区,滨河绿带预留较少。方案在这一地段布置主要服务于社区的邻里公园,同时保持绿色通道的连贯性,包括自行车道和滨水步道。
②艺术公园。南环路和湄长河之间的地段现为苏州物资储运公司杏秀桥煤场,场地内有大型装卸设施和大量露天堆放的料堆,是典型的运河畔仓储堆场景观。在公司外迁后,新的规划仍可以现有的景观为主题,将这一地段改造为露天的艺术公园,将现有的料堆改造为露天看台、大地艺术,原有的装卸设施成为景观雕塑。
③油库区主题公园。该地段现为中石化江苏省石油公司苏州油库所在地,企业预计未来几年内迁出,目前的装置将大部分报废。规划拟利用这些储油罐、管道等独特的景观元素,对其进行再利用,使其成为新的公园设施,可引入的功能包括体育休闲、儿童娱乐、环境教育、艺术活动等。
图12.对仓库、堆场的设计方案——大地艺术
④水上休闲公园。在场地中段的狭长地带,规划开挖了一条内河水系,一方面利用其将场地与东侧的商贸用地相隔离,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水系,形成了一系列小河道和独立的岛屿。利用这些小河道,构建半自然的溪流、湿地,开展垂钓、划艇等多种水上活动;在一系列的小岛之上,地势可以有丘陵到平地的起伏变化,利用林地、草地构建各种体育活动、休闲、野餐的场地。
⑤社区休闲农业园。场地目前现状为大面积的农田。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这样的农田总是不可避免的消亡,或是改做城市建设用地,或是成为城市公园,使得农业活动一天天的远离城市人。目前在国外,社区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农业时代的平静生活,体验种植与收获的乐趣。因此,规划保留这片农田,并在其中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未来作为周边社区的休闲农业园。
2.4景观与文化遗产
2.4.1景观的平面结构和肌理
方案的平面肌理来自对现有景观肌理的保留或变形,同时在某些地段也引入了新的肌理。
(1)保留和变形:保留了工业区由装置、管道等构成的肌理,如太和面粉厂保留了原有的传送带,油库则保留了原有的圆形构图;对堆场景观肌理的变形演绎,场地东岸现状为连绵的仓储堆场,各种不同高度、不同材质颜色的料堆成为典型景观,其平面显示为各种有机形状,如圆形、卵形、梭形、阿米巴曲线等,方案以这些有特色的线条、形状和构图为来源,增加尺度的变化,以此塑造场地的地形,形成形体介于有机和几何之间的山丘、小岛。
(2)新的肌理:在场地西岸的工业园林系列中,引入了现代景观的构图设计。采用极简主义风格的几何母题如直线、曲线、方格、面、三角、随机拼贴等,通过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将植物、水、地形等自然生态的元素纳入几何秩序中,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
2.4.2场地记忆和独立景点
方案不仅保留重要的历史建筑,还保留了大量承载着场地记忆的构筑物、生产装置、建筑、小的城市空间,使得新的设计仍能实现一种有意味和充满历史感的空间。它们包括:
(1)重要的历史建筑:如太和面粉厂老厂房,美孚石油公司老储油罐。
(2)城市空间:如太和面粉厂和其码头之间的冬青路老街,渗透着浓浓的场地记忆,方案保留了街道的空间尺度。
图13.景观肌理图、场地记忆保留图
2.5交通
(3)厂房和仓储建筑:场地内有大量双坡屋顶红砖建筑,它们反映了1950~1970年代的工业建筑特色,同时这些建筑大部分建造质量优良,结构完好,在工厂外迁后,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再利用:①经过改造和装修,填充新的功能,如博物馆、商业餐饮设施等;②进行部分拆除或重新设计,如拆除外墙,保留框架,或是用新的材料如玻璃、钢等替换原有的材料,使这些建筑成为休息廊、景观雕塑等新的构筑物。
通过原滨水布局的冬青路的改线,方案将机动交通排除在场地外围,在滨水区形成了连续完整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以及水上交通,同时形成了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良好衔接。
(4)生产装置、构筑物:形态多样的生产装置构成了场地极富有特色的景观,如太和面粉厂的圆筒仓、传送带,苏州造漆厂的水沉淀装置,苏州化工总厂、苏州染料厂内大量的反应装置、管道、水塔、各种形态的储料罐,以及码头岸边的各种吊装、传送装置,这些装置由于外迁成本高,在工业企业迁出后,基本都将失去原有的功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方案将对这些设施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环境小品、游憩设施等。
2.5 交通系统
2.5.1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系统布置在场地外侧30米的林带中,贯穿整个场地,并与区域的绿色通道网络相连,包括环护城河绿带、京杭运河绿带、湄长河绿带、等多条滨河绿带;同时,规划建议新建自行车和步行跨河桥两座,连接东西岸的自行车道,使绿色交通体系更加便捷。
2.5.2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主要沿岸线布置,在30米林带中也可布置与自行车道平行的步行道,它们同时与小型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相连,线型和空间的变化更加自由。除了纵向连续的主线外,还有多条横向路径,与周边社区、以及区域的步行网络形成方便的联系。
2.5.3水上交通
水上交通包括两条线路:1)沿运河的主线,主要开行水上巴士、水上taxi等,与护城河线路、京杭运河线路、以及湄长河等线路相连,融入区域尺度的水上交通网络,在太和面粉厂、湄长河口、油库和煤场两个主题公园、场地南端与京杭运河交汇处等几处人流较为集中的节点设置水上巴士和Taxi的停靠站;2)场地东岸的支线,该处利用新开挖的多条小河道和溪流,主要开行游船等小型船只,更多的以体验和休闲为主,亲水性更强。
图14.自行车步行系统与水上交通系统结构图
3结语
?本方案提出了保护和发掘运河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活力的滨水区、构建城市的绿色通道这三个基本目标,遵循再生、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结合多样的环境设计,将市民活动引入新的区域,体现了苏州新园林的特征、彰显了运河工业文化。
论文搜索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email protected]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